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9
/ 2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杨巧梅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 102445

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效果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4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的32例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接诊且提供疼痛控制护理的32例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组间疼痛评分(NRS评分)、运动能力评分(FMA评分)、住院时间展开分析。结果:(1)组间NRS评分、FMA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NRS评分、FMA评分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住院时间(7.12±1.13)d少于对照组(9.68±2.32),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效果;运动能力


创伤性骨折是发生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功能障碍以及局部疼痛,虽然手术可以促进骨折恢复,但是术后疼痛感容易使患者产生痛苦、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引起生理应激反应,如骨骼肌收缩、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1],所以为确保术后康复质量,有必要对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本文就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效果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1月—2020年4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的32例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接诊且提供疼痛控制护理的32例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女为17例/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2±12.7)岁,意外跌倒伤11例、交通事故伤19例、其他2例;骨盆骨折6例、下肢骨折15例、上肢骨折11例;研究组:男/女为16例/16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6±12.3)岁,意外跌倒伤13例、交通事故伤16例、其他3例;骨盆骨折7例、下肢骨折13例、上肢骨折12例。纳入标准:①基于X线检查、CT检查等确诊;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③无沟通障碍;④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神经性损伤者;②无法耐受康复训练者;③依从性欠佳者;④手术禁忌症者;⑤凝血障碍者;⑥体征不稳定者。基本资料(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组间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谨遵医嘱提供基础护理,且展开饮食、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提供疼痛控制护理):(1)心理干预:指导患者通过沟通、影视、阅读等转移注意力,降低疼痛程度,或是通过肌肉放松训练,有效缓解感;(2)体位干预:按时提供翻身护理,且按摩肢体,缓解肢体肿胀、麻木感,促进血液回流;指导患者选用合适体位,适当抬高患肢;(3)饮食干预:反复叮嘱患者勿进食刺激、辛辣食物,以免因发炎而加重疼痛感;(4)行为干预:若是患者因石膏固定而疼痛,可以重新固定石膏,且妥善安置外固定架;若是患者因神经损伤、切口而疼痛,可以用冰袋冷敷创口周围皮肤,且按摩患肢,改善疼痛症状;(5)药物干预:若是患者疼痛感较重,无法忍受,可以谨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

将NRS评分[结合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分数低则意味着疼痛感减轻]、FMA评分[结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估运动功能,其中下肢0-34分,上肢0-66分,评分高则表示运动能力强]、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2]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均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汇总、处理,同时以(`x±s)表示NRS评分、FMA评分、住院时间,行t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价值。

2 结果

组间NRS评分、FMA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NRS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7.12±1.13)d少于对照组(9.68±2.32)d,P<0.05,见表1。

表1NRS、FMA评分、住院时间对比(`x±s)

组别

时间

NRS(分)

下肢FMA(分)

上肢FMA(分)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2)

护理前

6.48±0.32

10.38±1.36

24.37±1.88

9.68±2.32

护理后

4.32±0.26

24.56±2.37

48.32±1.25

研究组(n=32)

护理前

6.46±0.62#

10.32±1.33#

24.32±1.33#

7.12±1.13&

护理后

2.16±0.23&

30.56±1.32&

55.56±1.37&

注:#P>0.05(组间护理前);&P<0.05(组间护理后)。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主要是因外界暴力而造成机体软组织损伤、局部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等[3],由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必须及时治疗。手术是当前治疗创伤性骨折的重要方法,不过术后疼痛感明显,容易影响患者康复效果,需要采取积极的镇痛护理措施,改善疼痛程度。

本次研究表明,疼痛控制护理对于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改善其运动能力均有较好效果。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而疼痛控制护理可以结合疼痛发生机制[4],制定一系列镇痛措施,通过饮食、行为、心理以及药物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使其能够放松身心,早期展开功能康复训练,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因此,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NRS评分、FMA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由于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进行多元化镇痛,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效果,尽快恢复其运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冬玲.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J].西藏医药,2020,41(5):107-108.

[2]顾华倩.创伤性骨折患者开展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5):137-139.

[3]邹梅,杨丽,李碧云.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7):134-136.

[4]罗晓菱.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1):109-110.

作者简介:杨巧梅,1985年8月,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