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桂附理中汤治疗之浅析

/ 2

用桂附理中汤治疗之浅析

李炳辉 ¹,梁超 ²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1.2.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桂附理中汤在《产科发蒙》卷二: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炒干姜9克,肉桂9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4.5克。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主脾胃寒湿。妊娠腹泻。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32克,水煎,去滓,温服。

药物作用:

肉桂:《本经》:“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现代药理学表明[1]:肉桂能加强肠胃的消化功能,有效消除肠胃中的积气,对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明显减缓肠胃的痉挛性疼痛,还能增强胃黏膜的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阻止胃溃肠的生成;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和镇痛作用。

附子:《本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步行”。附子始于《本经》,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是传统医药的中药组成部分,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表明[2]附子具有抗心律失常、降压、消炎镇痛、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人参:《本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具有大补元气,调补五脏,去除邪气,明目益智、复脉固脱等功效,是百草之王也。现代药理表明[3]人参具有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缓抑郁、防止老年痴呆、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成骨细胞存活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药理作用。

炒白术:《本草》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现代药理表明[4]:可以调节肠胃功能及运动,调节胃酸及胃蛋白酶;利尿、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

干姜:《本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现代药理表明[5]:干姜具有保护胃黏膜、抗溃疡以及保肝利胆的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抑菌、改善心血管功能等药理作用。

甘草:《本经》:“味甘,平,无毒。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功效:补益脾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现代药理表明: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还具有抗抑郁、心衰,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病案

1何某,女,66岁,因“反复上腹部嘈杂不适5年余,加重20天"于2017年2月15日就诊。症见胃脘部嘈杂,晨起口干,咽部痰阻感,易饥早饱,上腹胀痛,大便质软黏腻、粘马桶,肛门潮湿。背冷,手足心热,疲惓乏力,烦躁易怒,腿抽筋。舌淡苔薄白腻,脉细。辨证太阴虚寒,阳明积热。处方:桂附理中汤加味,具体药物组成为肉桂20g、白附片30g(先煎1h)、干姜15g、生晒参30g、黄芪60g、生白术20g、枳壳20g、茯苓30g、柴胡30g、黄柏209、砂仁20g、黄

连10g、吴茱萸10g、木瓜30g、半夏20g、厚朴20g、大枣60g、炙甘草15g。水煎服,每天3服,每次150mL。患者于1周后复诊,上腹嘈杂感明显减轻,咽痰减少,大便通畅,腹胀痛消,背冷减,口干少,乏力缓,抽筋无,手足心热仍在。前方去木瓜、吴茱萸续服,继以健运脾胃、消导积热之剂善后。1个月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老年女性,因“嘈杂、腹胀、大便不爽、疲倦”等脾胃系统综合症状前来就诊。患者虽有手足心热、烦躁易怒、易饥早饱等热象,然综合其年龄、疲倦乏力及舌脉特征可判断其阳明之热乃太阴虛寒不运、中焦积滞所致,治法当温通脾阳治其本,通腑行滞治其标,故以桂附理中汤为主方振奋中焦阳气,以恢复其运化布散之功,佐以半夏、厚朴祛痰理气,黄柏、砂仁清泄浮火,黄连、吴茱萸平调寒热,柴胡发越阳气,疏散阳明积热以治烦躁、手心发热,木瓜增液舒筋以缓抽筋之疾,更佐大剂大枣,取其“甘满之性以疗饥嘈。全方以温脾为中心,进行多方位、多靶点治疗,切合病机、标本同治,故能效如桴鼓。


2,胡某,女33岁,腹泻1-2日,不成形,不粘马桶,怕冷,腹冷,腰痛,肠鸣,嗳气,课多食,咽干,情绪烦躁,眠差,汗少,痛经,月经量少,脱发,指甲脆,脉沉细,苔淡薄白。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处方:桂附理中汤加味,具体药物组成为肉桂20g、白附片30g(先煎1h)、人参15g、干姜15g、炒苍术15g、生甘草15g、生黄芪60g大枣60g、炒枳壳20g、花椒15g、粉葛30、当归20g、鸡血藤20g、茯苓30g、生麦芽20g、北柴胡30g。水煎服,每天3次,每次服150ML。患者一周后复诊,不腹泻,睡眠好转,情绪稳定,微怕冷,腹冷缓。续上药两次,症状明显改善。

按患者青年女性,因腹泻、腹冷、肠鸣、嗳气等脾胃系统综合症状前来就诊。患者腹泻腹冷,脉沉细,属太阴虚寒,当以桂附理中汤温通脾阳,复以运化之司。佐以枳壳、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宽中理气,止泻。当归、鸡血藤行血活血,柴胡条达肝气,配黄芪升阳之气而举陷。


小结:桂附理中汤主要治疗脾胃虚寒,脾肾阳不足,而脾为运化之本,血之源,当中焦阳气振奋则恢复其运化之功,辅以诸药治其标,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丽涛 杨向宠 许育佳等肉桂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2.袁雯 附子的药理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4) 145-147

3.里倩 柴艺汇 高洁 李文等人参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2019.41(05)899-92

4.岳美颖 潘媛 敖慧 白术化学、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05)66-68

5丌雪 张颖颖 干姜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8.17(14)41-42

  1. 张燕丽 孟凡佳 田园 等炙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9.33(08)60-63

作者简介:李炳辉(1992.4),男(汉族),香港,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港澳通行证:H100493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