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0
/ 2

初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

孙婕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21

【摘要】初中阶段正处于一个学生智力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在平时的课程安排中就可以看出来。近些年来的初中课程不仅加强了数学,语文,英语等各个主科学科的教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学科也提起了高度的重视,以便达到初中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目的。使学生能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本文主要是从在各个学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进行探究,以促进学生品德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爱国主义 初中教育 教学策略

【正文】有一位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籍,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家的爱国之情。在现如今的初中教育中,我们要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在一起让学生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不能让他们对祖国产生骄傲自豪的情感,那么对于祖国未来的发展就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阶段更是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不断的向他们讲述爱国主义才能够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关于祖国的情感。所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的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促进爱国教育与各个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的社会,爱国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试想一个人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都不能产生感恩之情,又怎么能要求他为这个社会能够做出真正的贡献?所以说教师应该加强青年一代的爱国教育,让他们能够热爱祖国热爱这个社会,主动积极的建设美好新生活。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来说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够让他们更加有动力的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以说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既有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又有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不断的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时代的要求,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到充分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是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将来能为中国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不断的出现。教师应该将这些新的教育思想充分的融入到现如今的初中教学,以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也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僵化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够让学生对所讲内容真正的深入内心。只有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够促使教学课堂上出现更多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会变得更加的丰富。所以说,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促进爱国主义知识传授给学生。

2.2丰富课堂内容

要想在各个学科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或手段,在课堂上就是既要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这些知识进行联系传授给学生。同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使这些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能够更加有效果的传授给学生。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是现如今教育发展的要求,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打造了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让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的重要场所。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既能收获科学知识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课堂上传授爱国主义应该更加的深入具体,而不仅仅是在学生耳边喊口号。教师只有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的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说在课堂上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密切融合

2.3创设教学情境

特定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是现如今新兴的教学方式之一。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如此,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比如播放有关中国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大多内容丰富语言简捷明了有趣很快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而学生们也能够在这样的纪录片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对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开展创设情景应该注意的是要在情境中融入学科知识,这样才使得整个课堂不偏离主题这也是现如今课堂德育教学与科学知识的教学所要注意的地方既要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在课堂上创设特定的爱国情境,也能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所以说在课堂上应该利用创设特定情境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4运用多媒体手段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种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各种高科技的新兴教学手段更是不断的被使用到课堂上使得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都能够得到了提高。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多媒体教学运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比如通过播放纪录片或微课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这也使得课堂变得与时俱进,更加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在课堂上充分的运用多媒体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教师既要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还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要将更多的课堂教学转移到师生互动上。由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知识更好的带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微课播放与祖国大好河山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这些播放的视频和图片一方面契合了《沁园春·雪》这篇课文的主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看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加深了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也就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学目的,这对于语文课堂是一种进步,对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发展。它使得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拘泥于说教,更多地采用生动的形式将爱国主义渗透给学生。这些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爱国主义教育与现代科技密切结合一方面更加符合了学生的特点能够更好的对他们展开教学,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的快捷生动。所以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

三、活动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3.1利用场馆资源,开拓学生眼界

各种校外场馆是学生在课堂生活以外获得知识最有效的地方,在场馆活动中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实的体验的活动所要表达的主题,对于他们获得活动中的知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爱国主义活动中包含了对祖国的自豪,以及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生积极地参与这些场馆组织的爱国主义课外活动能够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培养他们对于祖国的骄傲之情,从而让他们培养起浓厚的爱国情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校外场馆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使他们自身的素质得到很好的提高。校外场馆活动可以是博物馆等场所举办爱国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集中展现了人民对于祖国的热情,学生们积极的参加这些活动能够被人们的热情所感染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所以说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参加校外爱国主义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3.2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中育情怀

除了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讲解许多与国家有关的知识以外,教师和学校也会组织一定的课堂活动或者校内外活动。这些课堂活动与校内外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征文,也可以是演讲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在活动中对爱国主义的思考,学生也应该在活动中体会到每个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以外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要想在爱国主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活动的内容就应该深入人心能够打动学生,而不是说只是空泛的谈爱国主义更应该从具体的小处说起爱国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真实的感受到爱国主义是怎样的。由此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活动不仅要内容具体更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细致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才能够真正的发挥自己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地理课程中中国地理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在班内展开一个讨论祖国各地的课堂与课余结合的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每个小组课外收集一个地方的资料,然后讨论一个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样就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集思广益。每个小组发言时,所有学生要做到的是认真听讲,听每个小组关于祖国各地的介绍从中培养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同时在这个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被发言人所讲的知识所吸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就加强对于祖国的知识储备,使得他们能够对祖国产生自豪之情从而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当然,教师在活动结束以后也应该对这个活动进行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应该是升华学生们所讲的内容给予学生们心灵上一个震撼,让他们能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染,从而提高了自己对于爱国主义的认识。

【结束语】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它代表着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只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出有利于祖国,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断的对他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热爱祖国能够在将来为祖国发展不断作出贡献的人才。所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晁严,. 金松岑的爱国教育思想论述[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

[2]许灵,. 新时期爱国教育的新方式[J]. 文学教育(下),2016,(9).

[3]闫芸颖. 部编本初中语文家国情怀阅读教学[D].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