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朱玉晓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学校 323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级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质量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青年力量”是素质教育领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教育纳入小学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方法的变化和创新,并有可能使学生在可能的转变中成为道德教育,从而逐步促进和加强学生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

该语言是小学文学教学和其他学科基础研究的基础,使相应知识有效地融入教育。小学是一个更大的启示和人性,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教学传播伦理思想,规范学生行为,促进人格完整,充分发挥语言在杀戮和感染中的作用,把小学教师教学放在中心位置,提高美的道德和魅力教学。但是,在当今时代,抑制初级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德国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在日常语言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从语言内容出发,通过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通过促进德语教育的渗透,通过在重要岗位上不断定向教育,提高语言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关键时期,这将影响到小学生后续的健康成长。如果无法有效处理,小学生拥有了十分不健康的心态,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是毁灭性的打击。最近几年中小学生犯罪与自杀事件频发,因此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必需的,为了改变某些“灰色地带”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地对小学生心理疏导不仅对自身成长有利,也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兴盛。

二、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缺少德育观念,德育渗透的意识比较弱

应试教育下,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基本技能,忽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品德,更是很少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和智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许多教师都没有德育意识,在实际教学没有落实好每个环节,只重视传授知识,坚持分数至上,忽视给学生渗透德育观念。

(二)缺少合力教育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持久且连续的教育工作。教师在学校教育孩子要尊敬教师、孝敬父母,让孩子有一个浅显的认识,但是如果孩子回到家庭之后稍有不顺心就对父母指手画脚,大哭大闹,而父母也一味地哄着孩子,这样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德育教育一定要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通过合力来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僵硬的德育渗透形式,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考虑的是课程目标,并没有将学生的成长纳入考虑范围。一些教师就是敷衍教学工作,让课堂德育渗透流于形式,只需要完成教学目标即可。语文教学虽然有着许多种形式,但是教学活动不够真实,教与学完全脱离。另外,教师渗透的德育内容与教学的联系并没有多大,无法引导学生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获得一定的体会和感受。

三、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反思教师的角色,明确德育引导方向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对未知的德育知识进行探索,合理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生是否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综合教学效果。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读课文为例,教师在进行引导时,需要从题目入手,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通过在文中寻找答案的方式来带着问题阅读,而找到答案时可以用笔在圈中画出来,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可做上记号,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将自己感悟到的答案,在课堂或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能够完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教学目的。最后如果学生在文中无法找到答案,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的方式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也可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感知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爱国的热情,为今后学生的自我感受能力打下基础。

(二)、不断革新德育思维和方式,实现德育目标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能实现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精神,运用语言教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思想和思路,始终如一地将由此产生的小学教学或课堂内容纳入小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小学研讨会。同时,教育的语言、思想和思维的创新必须考虑到教育方面的多方面创新,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的教学,从而创造一个促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逐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传递生活中的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但是,一些小学教师并不注重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是采用新的教育战略来满足德国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是采取自我认同的态度,坚持现有的教育战略,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使德国教育难以普及。因此,在德国精神和德国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创新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语言教师之间积极互动,而且需要思考自己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小学教育的普及率,确保整个小学课堂的效率。

(3)、拓展教学、加强学生思维方式

正如亚涛先生所说:“用教科书而不是教科书来教授”。我们的语言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还需要巧妙选择教材,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加深了生活中大语言的思想。在课堂上,我扩大了对外语的了解,以便向学生传授外语知识,从而便于以后学习语言,降低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士气。在正常的语言课程中,语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体验活动,使之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例如,中产阶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集中程度有限。我们不能总是通过故事来教导我们需要做什么,让他们接触、探索、探索、探索,并通过多感官的参与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当遇到困难时,群体社区是互相帮助的极好手段,是学习活动中的合乎逻辑的一章。如果几个孩子解决不了问题,可以求助于另一个团队或老师。这个过程是很好的治疗痛苦,处理态度的失败,遇到困难,可以和你的小朋友一起解决,你必须走在前面,但不可避免的但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却在学生中间一步一步地传播开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具有启蒙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德育教育的问题,不断在语文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段玉兰.探讨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汉字文化,2019(S2):139-140.

[2]黄玉纯.浅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8.

[3]王鑫.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9(04):86-87.

[4]周彦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8-109.

[5]李惠媛.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