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例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龚庆华

湖南省安化县实验高级中学 413522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与新课改要求,以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为依据,对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实践做出简要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类理论;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师基于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学科内容、特点与实际学情,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内容和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且科学合理的教学预期目标。

一、三维目标下的重新考量

新课改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并运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对教材的单元、章节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了设计,使三个维度更加有层次感,具体感和可操作性。相关研究学者在原有目标分类基础上,又根据学习结果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分为了5种类型,包括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例如,语言信息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双重体现,知识指的是在实践中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需要通过语言这一特定形式来进行陈述,而语言信息对于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记忆层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最常见和最明显的语言信息就是教材的课文内容,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事物最基本的本质和特征,并且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如,智慧技能指的是学生通过运用特定符号或概念来对特定事物进行概括,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历模拟现实问题,联系自身所处环境解决问题的环节,这一过程或者说特征在化学学习中表现地尤为突出。学习一种智慧技能通常意味着学习者能够通过智力的探索,去思考并解决一些问题,这也充分说明了知识储备是教育的基础,而如何能够用更好地方式去表达和解决问题才是一种智慧。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陈述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在确定了类别、水平、行为目的以及最终想要达成的教学结果之后,将各项的具体要求陈述出来,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陈述过程来使得教学最终需要达成的结果更加明确。很多教师可能会受到《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使得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无法形成正确的理解,也因此在表述教学目标的时候会出现笼统和不清楚的情况。因此,教师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取恰当的教学目标陈述方式去进行陈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行为目标陈述,行为目标指的是可以具体观察和测量的行为陈述目标,即学生通过某一行为可以做什么,最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该方法旨在将内部行为活动,如感受、想法等变化来与外显行为进行结合,来进行目标陈述,可以使内部变化的抽象与虚无变得具体可测。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该方法需要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参加的活动或情境,在陈述目标时只描述学生在活动中应当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但无需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该方法是对上面两个方法的补充。

例如,通过盐酸和醋酸溶液导电性的对比实验能够知道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也能够区分出强弱电解质;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完整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来增强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和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意义与快乐来通过认识和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初步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通过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初步建立起基于物质分类、元素化合价、结构以及对物质性质的预测和检验模型等等。

三、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认知领域分类,可将高中化学的教学按照结果进行分类,并针对多个层次来进行逐一的教学目标设定,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章为例,从教材内容的编排出发,本章内容是对于初中化学中“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内容的复习,但实际上又是在原有内容基础上的深入,比如通过金属的置换反应来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到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存在;认识到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要达到某种特定变化需要有不同条件;从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等等。由此可见,本章知识内容的学习既有助于实现初高中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也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主动深入学习以及不断坚持学习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据此,为了更好地传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必要的,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首先从知识与技能来看,课前需要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并掌握这些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初步掌握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并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学习使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置换反应能否进行。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初步的探究活动来掌握观察法和实验法在获取知识时的实际应用;通过探究金属的化学形式,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知模型。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形成安全意识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还应当能够根据问题来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旨在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此外,学习化学更要知道化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息息相关,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知识目标包括课前自学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自主查阅资料并了解有关侯德榜的相关事迹以及其侯氏制碱法,还有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利用燃烧法来辨别硝石等内容,熟悉生活中常见的钠的重要化合物,了解纯碱生产发展与我国古代鉴定硝石的历史。在课堂学习中需要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了解其相关的鉴别方法,了解焰色反应及其用途。过程方法目标包括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以及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在钠的相关化合物性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学生经历分类、比较以及推理等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从而形成使用证据进行推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此外,还需要采用对比探究实验的方式来明确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钠的重要化合物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在了解前人贡献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对应和落实。例如,在通过复习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引入本课的主题,设计实验,探究Na2O2作为氧化物,其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又是否与Na2O一致。根据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温度升高,以及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等现象来得出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并且有氧气产生,反应放热,生成碱等结论。再如,已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同样呈碱性,那么当他们遇到酸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根据初步结论“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来展开实验设计,验证结论,该环节落实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和方法目标。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要以实践作为根基,通过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设计理念和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受理论与实践经验所限,本文的探究层次尚且浅显,仅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点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进军.初中化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与对策——以沪教版“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60-161.

[2]关俊艳.初中化学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呈现[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