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浦恩礼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中心学校 655417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由此,学生会遵循教师的思想并逐步学习,但无法独立地探索和获取知识,并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数学知识的强大抽象性和逻辑性,处于直觉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对教师更多地谈论学生和更多实践的方式不满意。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探究式学习意味着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学习工具通过观察、计算、实验和其他方法独立学习。而且,自主探究式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独立学习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策略。

一、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填鸭式和注射法来传授知识,所以使得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会被动地听教师对知识的解释,而且由于数学知识是一种严格的学科,那么枯燥的学习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感到无聊。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将会厌烦数学学习,从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将独立探索和安排任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探索,从而有利于学生开放自己的思想,并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的学习没有语文、历史和其他学科那么生动有趣,而且学生学习时难免会感到无聊。此外,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单一方法,课堂上的练习也具有简单的计算公式。并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单独学习书籍中的知识,并且常常对书籍之外的超级程序问题感到困惑。而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也可以在创造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意识。而且,在小组合作、独立探索和实践练习中进行探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三)小学数学自我探究式学习的反思性实践

一是注重教学评价。学生的独立探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和科学评价。而且,这是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力量。所以,数学教师的评估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而且,不科学的评估会导致学生丧失自我学习的热情,并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并且,即使面对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也会感到被吓到,难以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方程式”课程时,这些学生可能会对“x”的假设有所怀疑,并且很难接受使用方程式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那么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比较中实现方程式解决问题的便利性和效率,并赞扬一些可以使用方程式思维解决问题的学生,而且肯定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对于一些努力学习方程式知识的学生,数学教师也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并希望学生们会不断努力,并大胆尝试使用方程式思维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其次,反思数学教学的细节。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式学习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师会完全放手。相反,教师他们需要更加认真和谨慎地上课。而且,数学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并善于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条件。同时,数学教师应反思其教学细节上的不足,并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每一分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地犯一些小错误,让学生发现,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关键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使得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自学式学习,这将有助于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从而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自我探究学习策略的方法

(一)制造问题状况

问题是好奇心的根源。对于学生来说,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而且,创造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指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创造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总结问题中的规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式学习。

例如,当教三年的“克、千克和吨的知识”一章时,教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兔子和大猩猩摔跤的动画。游戏一开始,兔子就输了,然后兔子不知所措,学生们就笑了起来。这时,教师问学生:“兔子为什么输了?”学生回答:“兔子太轻了。”教师又问:“怎么看兔子是轻的?”学生回答:“一眼就知道。”接着,教师问:“那知道其他比较兔子和大猩猩体重的方法吗?”学生回答:“可以通过称重来找出答案。”然后,教师再问:“那知道怎么读天平吗?以及体重的计量单位是多少?”这样,教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引出了教学内容,那么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探索,从而有效地进行了自我探究式学习。

另一个例子,在教授“平移和旋转”时,教师问了学生几个问题:“同学们,电梯如何移动?、那风车如何运动?、那还知道其他类似运动的事物吗?”等等。教师用生活中的东西来制造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学习,发现了轮换和旋转之间的区别,并对翻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小组合作探索

小组合作探究主要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和自主探究的促进作用。而且,小组合作探究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同时,小组合作探索将个人探索和小组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另外,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当在小学三年级教授“图形的周长”一章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并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测量自己周围物体的周长和边长;然后学生们一起工作,集思广益,进行测量,并查找目标对象;最后,学生们测量了各种物体,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甚至是一些不规则物体的周长。而通过合作探索,学生发现了矩形、正方形周长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这一理论,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了分工、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再举一个例子,在教授“对称性”一章时,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五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寻找对称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可以是日常必需品,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如此就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从而发现了很多东西。而且,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对称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了合作和独立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自我评价与反思

自我评估和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独立探索、检查遗漏并检查自己的教学成绩的过程。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而且,学生对评价的被动接受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并阻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

例如,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教学内容后复习章节知识:在本章中学到了哪些内容?、掌握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及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等等,在课堂上进行小练习或考试后反思:错误问题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错了?、还不明白什么?、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等等,而通过自我评估和反思,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独立的探究式学习,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结语

简而言之,如果仅依靠学生或教师的力量,独立的探究式学习当然很难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所以需要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因此,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数学教师需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并始终坚持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豪.构建探究性课堂,激发学生动态思维——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策略的构建为例[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
[2]石美银.自主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永恒的主题——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9).
[3]靳艳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