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有“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信息技术有“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秦延媛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四中学校 663300

摘要:生活在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我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给人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我们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提高,在初中阶段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信息技术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正在我国快速大力推进,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快速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1. 良好学习氛围,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环境让能让学生更轻易的进入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信息的特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就与学生来一个互动:“大家刚刚听到优美的铃声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对于上课前的铃声学生们再熟悉不过了,学生会回答到:“铃声响起就代表上课了,我们要快速回教室听老师讲课。”当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时,教室里的氛围立马就起来了,教师在这样活跃的氛围中开始上课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这节课。虽然有了这样活跃的学习氛围,但是这并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引入本节信息技术课要讲的内容。《信息的特征》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信息的特征,教师在进行引入时可以说:“上课铃声是一种信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信息,就像每天观看的天气预报、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老师黑板上的板书等都是信息,大家都知道这些是信息,可是你们知道这些信息有什么特征吗?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研究信息的特征吧!”一个轻松的导入就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习信息技术课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除了通过课堂开始的导入活跃氛围,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维持课堂气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和融合,更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1. 课外活动来结合,增强信息技术的信息感知能力

有的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很少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就只能在教室里上课或者去计算机房练习操作技能,但实际上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相关数据中去体会才能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有更真实的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数据计算》时,教师在课堂上干巴巴的讲常用函数,直接告诉学生:“SUM函数是用来求和的,请同学们用SUM函数计算老师所给的数据吧”,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具体意义,虽然本节信息技术课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SUM函数、AVERRAGE函数、MAX函数等常用函数,但是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就丧失了信息技术的核心要义。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收集数据,在收集数据的课外活动中体会数据的来源,数据表示的意义,在学生收集完数据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个数据计算,让学生提前感受一下数据计算的繁复性。比如让学生统计超市里蔬菜区的蔬菜价格和进货量,白菜1元钱一斤,进货80斤、黄瓜2元一斤,进货56斤、西红柿2.5元一斤,进货35斤、生姜6元一斤,进货20斤等等,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让学生在没有学习计算机常用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计算,大家会发现,由于蔬菜的种类特别多,价格也都不同计算起来非常耗费时间,一不小心看错数据了就会产生很大偏差。在学生体会了数据计算的困难程度之后,再带领学生运用计算机中的常用函数去计算,学生会发现庞大的数据被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后就可以采用SUM函数和其他常用函数直接进行计算了,计算机计算的数据比自己人工计算的数据准确多了,而且几乎不耗费时间,就能快速得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中的数据计算,再回到信息技术中的数据计算,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数据计算有多么重要了。

动手操作来训练,感知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带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让学生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体验。所以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锻炼操作技能的机会,多让学生用学校计算机教室里的教室或者家里的电脑去练习和操作,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计算机房真实感受计算机的网络应用和我们平常的手机网络应用有什么不同。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有手机,都会在网上进行检索,但是手机不能取代计算机的网络功能,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问一问学生:“你们都知道手机可以上网,手机上有很多网络链接点一下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但是你们知道这些链接是怎么形成的吗?”通过一个手机网络的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教师在课堂上唾液横飞的讲也无法讲明白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真实的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网络连接成功需要至少两台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计算机之间通过通讯手段互联、有网络协议。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网络的基本术语:服务器、主机、节点、网络接卡口、数据包等等,教师在向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后,还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下计算机网络的神奇之处,教学生利用计算机在PPT或者word中插入网络超级链接,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责任。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上机训练的机会,带领学生多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培养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必备技能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庆广.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9):56-57.

[2] 焦立新.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J].科技风,20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