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与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母语与语文素养

文 /王苏华


  我想说到这样一个话题,一定会有很多老师感到诧异。母语肯定是以语文的方式传播和继承的,还有什么需要论证的吗?那么要说明白这个问题,我想先简单地‘班门弄斧’一下。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从字面上来说也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来讲分成三大类,就是自然素养,心理素养和社会素养,这里的自然素养指的就是母语;社会素养指的是人们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其中就包括语文素养。这三种素养之间的关系是互补互助的,话题太大暂且不论,我只想简单地谈一下我对母语与语文素养的理解。母语应当是泛指某一个国家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对于我们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中国话了。但是在我们的国家,母语是有特殊性的,因为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那么就至少有 56种语言甚至更多;而语文则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初级教育基础,是一种大众化的教学方式。因为除了民族学院或者大学里的专科,基本上所有大学使用得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到的语文知识,这也是我国高考的特点所在。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语文素养,是需要有一定的母语素养做基础的。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不断有高考满分作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都是一样的学习教材,各个学校都是同样的教学方式,为什么会出现以文言文的方式来答卷子,而且还获得了满分呢?那就要分别从判卷老师的语文素养和考生自身的母语环境来分析了。首先文言文的基础是在南方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平水韵》、《词林正韵》等文言文的韵书发音基础就是南方的音准。我曾经听到过蒋有泉、谭云明等老师的吟诵,那和现在的某些模仿吟诵是截然不同的感觉。这些老师的语文素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彰显的是他们自身母语素养。具备这样高水平语文素养的老师们如果看到了文言文是能够读懂、理解的,是自然会给出满分的,而不是流言所说的复古情怀。那么作为学生来说,一个是自身拥有的语言环境可以增加其对同语系文言文的认知,一个就需要真正喜欢这种语言方式了。文言文对于当今的语言环境来说是需要真心喜欢才可以学好的,需要时间的考验,而一旦掌握就不会轻易失去。

  有人会说了,这些念书呀、考试呀什么的和我们自身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我却觉得其实不然,因为我刚才说了母语对于语文素养来说是奠基石的关系,也是需要环境素养提供氛围的,也就是需要我们这些上一辈传承给下一辈的母语素养基础知识的。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们都在上学,却有分数高低的原因。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最近有‘把楹联写到党旗上’的一种说法,而且全国各地楹联基地、楹联达标乡镇、区县甚至省市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人们拘于形式大书特书,大有‘洛阳纸贵’的趋势,也带动了当地文化和旅游事业的生机。我们且不谈论这样的方式可以留下什么样的奇迹,我只想用以前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样的推广对于社会素养的提高是大有成效的,其中也包括了语文素养。

  我们都知道有个西塘古镇是和乌镇齐名的,俗话说得好“若游乌镇走三遍,不去西塘也白来”。西塘是乌镇之游必去的地方,而‘塘东街’就是西塘必去的经典了。我这里没有任何替‘塘东街’做广告的意思,而是我至今还忘不了几年前去那里给我留下的震撼,我甚至因此而脱团自由了三天。为什么呢?就因为那沿街家家户户门上的楹联。我们都知道,过去的读书人是很多的,但是真正可以走上仕途的却是屈指可数。那么多的人读书做不了官,就开始经商,也就是说在很早就有儒商这一说。他们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经商的思想也与一般商人不同。让我至今牢记得是一家百年老字号药铺大门上的对联:“宁药架满尘;愿天下无病。”也就是说店家宁可自己的药卖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仁”“和”思想。这在如今的联律通则来说,上下联平仄颠倒等等是副病联;但是因为它写得是百姓看得懂的,喜闻乐见的文字,也就可以流传百年而不衰,甚至对如今的医药界也是一个讽刺。这也就是有人说的‘塘东街’的特点就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会点,我觉得也就是语文素养与母语的完美结合。

  好了,以上两个例子足可以证明母语的水平会影响到语文素养的高度,而语文素养的高度又可以提升母语的素养高度。这就证明了国家改革高考制度,侧重于提高语文方面的力度是有其深刻意义的。既可以让更多的人提高语文素养,又可以让更多的人注重到自身的母语素养。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由芸芸众生组成,而一个人的素养又需要自身,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聚合而成,那么提高了社会素养必定带动心理素养的提高,也会影响到自身的素养。张中行老师曾经有一句名言“思想最重要”。正常的思想是通过语言叙述和文字叙述来表达的,也就是母语和语文。只有这两个基础的素养水平提高了,人类的思想高度才会提升。

  我们过去的高考方式注重的是高分数,是少数人过独木桥而不见得是具备高素养的。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党和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方面。习主席提出了“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指导方针,更强调了国人要做到“文化自信”。那么能够让人达到“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让学生们成为一个“文化自信”的人,就需要引导他们很好地利用母语,学到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才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高考中、甚至以后的文学写作中妙笔生花。在祖国的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如今高考改革以后,注重的是文化基础教育,是人人有学上、促进自身和社会素养共同提高。那么只有每个人都真正知道什么是母语、什么是语文的素养,才会懂得你若无伤则社会无恙;才会让我们祖国的文化传承得以延续下去;才会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简介:王苏华,女,中盲协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理事,多家网站签约作家,有上百篇作品发表国内外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