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准确性比照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准确性比照观察

王爽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准确性。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4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疑似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 经临床综合诊断,54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疑似患者中共存在50例患者确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检查,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术后病理检查,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诊断准确性高于术后病理检查,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活检病理;术后病理;准确性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瘤变属于消化内科临床高发恶性肿瘤疾病,在诸多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排行中,该疾病位列第一[1]。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瘤变的病情发展过程中,于病情早期患者不存在明显特异性症状,故而在临床上该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对比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准确性,详情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4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疑似患者。以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作为患者纳入标准,以认知异常、沟通障碍患者为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23~69岁,平均(46.42±5.78)岁。伦理标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检查流程: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主要观察部位为患者胃黏膜,在肉眼无法判别的情况下需对患者胃黏膜进行活检操作,活检选取组织部位为顶端组织细胞,需将隆起处部位去除,若患者症状表现为凹陷型,活检选取组织为溃疡四周组织,若患者同时并发有黏膜下病变症状,活检部位则主要选取凹陷部位组织细胞。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流程:于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取样,对于病灶直径不足1cm患者,需将其病变组织全部纳入取样范围,对于病灶直径大于1cm患者,取样范围则主要包括其典型部位,在取样完成后,以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操作进行处理,染色剂选择为苏木素伊红,最后通过显微镜对处理完成后的标本进行观察,判断患者病情状况。

1.3观察指标 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情况。统计分析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

  1. 结果

2.1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情况 经临床综合诊断,54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疑似患者中共存在50例患者确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情况[n(%)]

诊断方式

检出例数

未检出例数

阳性检出率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n=54)

50(92.59)

4(7.41)

92.59

术后病理检查(n=54)

42(77.78)

12(22.22)

77.78

X2

-

-

4.696

P值

-

-

0.030


2.2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术后病理检查,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特异性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n(%)]

诊断方式

敏感性

准确性

特异性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n=54)

100.00(50/50)

100.00(54/54)

100.00(4/4)

术后病理检查(n=54)

84.00(42/50)

83.33(45/54)

75.00(3/4)

X2

8.696

9.818

1.143

P值

0.003

0.002

0.285


  1. 讨论

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可靠诊断方式选择极为重要。在过往临床上对于上述疾病主要通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进行最后确诊,但术后病理检查同样存在取材受限的诊断缺陷,存在无法检出患者全部病变组织的缺点[2]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主要在术前应用胃镜活检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在该诊断实施过程中,可对患者进行多点取材活检,从而能够扩大检查覆盖范围,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与术后病理检查相比,早期胃癌活检病理由于活检范围更为广泛,因此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3]。在本次研究中经临床综合诊断,54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疑似患者中共存在50例患者确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术后病理检查,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术后病理检查,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术后病理检查。

综上所述,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中表现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风,项平,欧阳琪, 等.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5):336-340.

[2]郭魏娜,刘志林,赵金莲, 等.胃黏膜活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转归[J].医药前沿,2020,10(5):94-95.

[3]周骏,李杨,肖君, 等.胃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差异性的探讨[J].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9,6(3):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