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吴秋玲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本院接诊的9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以及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腹部疼痛、药物过敏。结果: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还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脑血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脑血栓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粥样硬化,使得出现血栓而导致脑部供血中断,促使出现脑部部分神经系统坏死。而出现脑血栓的主要因素在于与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在近几十年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健康意识依旧不足,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科学的饮食结构等,都会提高脑血栓疾病的发病几率。脑血栓患者在发病时,还存在较大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就需要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便是典型治疗药物,但由于药效较慢以及治疗效果不佳等,因此就需要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来进行治疗。本文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本院接诊的9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详情如下。

  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脑部CT后,判定为脑血栓;(2)详解护理方案后,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

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本院接诊的9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2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者28岁,中位年龄(52.00±1.39)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26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27岁,中位年龄(51.00±1.89)岁。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

  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对其实施基础治疗策略,例如:指导患者进行吸氧、饮食指导、休息指导,以及进行抗感染治疗[1]

对照组实施阿司匹林缓释胶囊(规格:20粒 胶囊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77;生产厂家: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治疗:口服,50~150mg/次,1次/d。

实验组实施阿司匹林缓释胶囊(规格:20粒 胶囊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77;生产厂家: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联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20mg*7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 H20140429;生产厂家:美国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进行治疗:口服,10~20mg/次,1次/d,单日剂量不得超过80mg/d。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两周。

3、观察指标

(1)患者治疗效率(经过治疗后,患者意识不清、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指标正常,为显效;患者意识不清、头痛等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意识不清、头痛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2)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头痛 、药物过敏。

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性,当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经过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8

18(37.50)

22(45.83)

8(16.67)

83.33

实验组

48

35(72.92)

12(25.00)

1(2.08)

97.92

60641f6c492d6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

6.01

P

--

--

--

--

0.01

  1.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恶心

头痛

药物过敏

发生率

对照组

48

3(6.25)

4(8.33)

2(4.17)

18.75

实验组

48

0(0.00)

0(0.00)

1(2.08)

2.08

60641f6c492d6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

7.14

P

--

--

--

--

0.01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导致脑血栓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而脑血栓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以及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等特点,因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致残、致死[2]。因此就需要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此来提高预后效果。目前较为常见治疗脑血栓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它能够有效的减少血栓素以及前列环素,并有抗血小板以及预防血栓等作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保护血管内皮,和改善患者血管功能,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3]

依据表1、表2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P<0.05),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晓军,陈思嘉,杨婕, 等.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价值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6):53-54.

[2]张小寒.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46-47.

[3]艾力·吐尔迪.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