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损伤致同侧肢体瘫伤残程度鉴定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颅内损伤致同侧肢体瘫伤残程度鉴定 1例

陈春光

海南安天评估鉴定服务有限公司 海南省 海口市 570100


关键词:法医学;颅脑损伤;同侧肢体瘫.

1 案 例

龙某,女,60岁。2011年4月22龙某因“右侧视物模糊4年”入院,诊断为“右侧鞍旁占位:脑膜瘤”。2011年9月5日就诊某肿瘤医院,予以“右桥小脑区脑膜瘤立体定向放疗”,DT:4000C GY/10,并给20℅甘露醇+DXM,脑蛋白水解物等对症处理,2011年9月16日出院。2012年11月8日“头晕伴四肢无力3天余加重伴呕吐6小时”再次入院。入院时情况:系“头晕伴四肢无力3天余加重伴呕吐6小时”入院。查体:四肢肌力约4级,病理征未引出。住院经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复查头颅MRI提示右侧颞叶异常信号,右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考虑急性脑梗死。诊断:右小脑半球急性脑梗塞、右侧颞叶占位,伽马刀术后、高血压(3级,高度危险组)。出院时情况:一般情况尚可,右侧肢体肌力约1级,肌张力差,左侧肌力及肌张力大致正常。2013年10月4日至2013年10月14日再次入院治疗。出院诊断:脑膜瘤术后、高血压、脑梗塞、癫痫可能。入院时情况:系“脑膜瘤γ刀术后二年,头痛二小时伴呕吐”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平车推入病房,痛苦面容,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双眼视力粗测眼前指数,嗅觉障碍。右侧肢体肌力Ⅲ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住院经过:予对症治疗。

法医学检查:被鉴定人神清,家人搀扶入室,回答尚切题,检查基本合作。代诉:右侧上下肢不能活动,日常生活需家人护理。检查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c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转动正常。皱额、蹙眉、眼睑睁闭、鼓腮、露齿、伸舌均未见明显异常。肩峰下15cm处右上臂周径25.0(左23.0)cm,尺骨鹰嘴下10cm处右前臂周径21.0(左20.0)cm,髌骨上缘上10cm处右大腿周径38.0(左38.0)cm,胫骨结节下15cm处右小腿周径28.0(左28.0)cm。右上肢肌力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肌张力亢进,肱二


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霍夫曼征(+);右下肢肌力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肌张力亢进,膝反射(+++),跟腱反射(+++),踝阵挛(+),Babinski征(+);左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余未见明显异常。阅片:2011年3月15日某医院MRI示:右侧颞叶内缘蝶骨右后方可见类椭圆形等T1、T2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大小约18×17×15mm,边界清晰,桥脑呈受压改变,病灶下方位于三叉神经上方。脑中线结构居中。诊断意见:右侧桥前池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神经源性肿瘤待排。2011年7月9日某MRI示:两侧大脑半球对称,右侧桥小脑角区可见小结节状异常信号区,T1W1呈稍低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大小约21×16×18mm,轮廓规整,边界清楚,向内压迫桥脑稍移位,向前压迫右侧颞叶,脑室系统未见明显扩张。诊断意见: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γ-刀治疗后3月,与前片比较,病灶大小未见明显改变。2012年4月3日某MRI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放疗后复查,两侧大脑半球对称,右侧桥小脑角区可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区,T1W1不均匀的等偏低信号,T2W1呈不均匀的稍高信号与较低信号混杂,周围可见较大面积水肿信号环绕,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域,病灶约21×19×23mm大小,轮廓规整,边界清楚,邻近脑组织可见新月状不均匀强化,向内压迫桥脑,向外压迫右侧颞叶,环池右侧缩小。诊断意见:右侧小脑角区占位放疗后改变,与2011年7月9日MRI比较,病灶似略增大,周围水肿明显,但病灶中央可见坏死液化。2014年2月8日某司法鉴定中心神经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查:右胫神经、右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右正中神经、左右尺神经、右桡神经、左右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双侧腘窝电位:双侧N8潜伏期未见明显延长;双侧皮层电位:右下肢对应各波呈现不典型,左下肢对应各波潜伏期未见明显延长。

2 讨论

2.1 关于肢体运动交叉支配的解剖学

躯体运动传导通路主要为椎体系和椎体外系。椎体系的上运动神经元由位

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椎体细胞(Betz细胞)和其他类型的椎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椎体细胞组成。上述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椎体束pyramidal tract,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止于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为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椎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和脑桥基底部至延髓椎体。在椎体下端,约75%-90%的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椎体交叉。椎体束主要与随意运动的控制有关。一侧皮质脊髓束在椎体交叉前受损,主要引起对侧肢体瘫痪,在椎体交叉后受损主要引起同侧肢体瘫痪。

2.2关于同侧损伤引起同侧肢体运动障碍的机理

近几年来,颅内病变引起同侧肢体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查阅文献,归纳如下:解剖变异。文献记载,有些人椎体束不交叉,形成两个巨大的皮质脊髓前束,且终止于同侧脊髓前角。因此,同侧颅内病变引起同侧肢体神经功能障碍。

3.1关于本案龙某右侧肢体瘫的分析

本案中,龙某右侧肢体瘫事实存在,结合病史、影像片及法医院检查结果,其右侧上下肢瘫(肌力3级)可以认定。比照《道标》第4.3.1f)条之规定,被鉴定人遗留右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相当于道路交通事故三级伤残。

但事实上,龙某存在右侧肢体偏瘫。其右侧瘫的机理形成可能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颅内占位病变,包括肿瘤本身因素及治疗后的水肿性改变(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因龙某存在右侧小脑半球急性脑梗塞,因此,不排除右侧小脑半球急性脑梗塞加重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下行运动通路的活动,故小脑的损伤不会引起随意运动丧失。当然也不完全排除龙某存在解剖变异的可能。但其右侧肢体偏瘫与自身肿瘤占位及治疗损伤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