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要点

杨红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599

高血压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血压水平升高,是指持续流动的血液对于人体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水平高于正常范围,进而引起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高血糖、高血脂并称“三高”。大概每三名成人中就有一名属于高血压患者,该疾病一旦发生患者不得不终身接受治疗,许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可能引起冠心病甚至脑卒中等疾病,所以高血压也被称作“无声的杀手”,对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身体肥胖、大量饮酒、过度的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等都与高血压的发生和持续进展有关,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就要避免以上的不良因素,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而日常科学的自我护理是高血压患者取得疾病控制效果和良好预后的重要基础,高血压患者要掌握以下的日常护理要点:

  1. 了解高血压的表现

掌握高血压疾病的表现,从而做到对高血压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控制。高血压除了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的升高外,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例如头痛、视物模糊、头晕、鼻出血、心悸、身体乏力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能会随着情绪、季节以及昼夜等变化而出现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日常在家中进行自我血压水平监测时获得的结果,可能低于或高于医院所测得的血压值。若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不当,受到紧张、寒冷、身体疲劳、停服药物等影响,可能会产生高血压危象,甚至诱发高血压脑病,所以作为高血压患者要掌握高血压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及时的对自我病情做出评估和判断。

  1.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被认为与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许多高血压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人格特征,生活中易于激动、紧张和焦虑,而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或者情绪激动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病情的加重。因而高血压患者要做到舒缓自我心理压力,生活中维持心理状态的乐观与平衡,防止情绪突然激动以及精神状态持续性紧张。患者要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疏导,例如可以收听节奏舒缓的音乐并配合缓慢呼吸,掌握一些自我控制的技巧和方法,积极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从而减少生活中的不良刺激,维持日常心态的平和,这些都对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和预后的改善很有帮助。

  1. 饮食护理

日常高钠饮食、高脂饮食等都会导致高血压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因而患者在日常的自我护理中就要掌握一些饮食护理的要点,做到低盐、低胆固醇、低热量以及低脂肪的饮食原则,尽量少吃或不吃各类腌制品,严格控制烹调用盐,每日的钠盐摄入量小于六克,尽量少吃或不吃那些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如常见的动物内脏以及各类油炸食物,从而控制脂肪摄入。在日常饮食中确保脂肪摄入量维持在总热量百分之二十五以内,患者日常可适当的多吃一些粗粮和杂粮,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降压和调脂功效的健康食物,例如芹菜、海带和木耳等,富含维C的西红柿以及猕猴桃等也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生活中要严格戒烟、戒酒,避免对心血管造成刺激。饮食中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切记不要暴饮暴食,日常要培养合理科学的进食习惯,在确保饮食结构均衡的基础上适量的饮水防止便秘的发生。

  1. 日常活动和休息

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力活动是促进降压的重要独立因素,并且有助于巩固口服药物的降压作用。因此,倡导广大高血压患者充分结合自我病情状况和体能状况参与适当的活动锻炼,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在运动方式方面可以通过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等方式进行运动,还需充分结合自身病情控制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如果活动时发现有明显的心悸、喘息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停止活动,通常建议每周的运动次数为3~5次,以及每次的时间为30~60分钟。

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初期积极的调节日常生活节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并确保睡眠质量,高血压水平是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处于高血压中期患者要尽可能避免参与各类剧烈的活动,还要确保睡眠的质量和时间。如果高血压病情较为严重,例如伴随各类并发症,那么通常建议保持卧床休息,防止体力或者脑力出现过度兴奋,还需要由专人进行看护,在休息中确保室内环境的安静以及光线柔和。

  1. 病情观察

高血压患者日常要定期进行血压水平的监测并积极做好记录,在下次就医时将血压指标的记录结果提供给医生,这样医生才能够更好地结合您的血压水平对用药方案的效果做出评估,对于血压水平控制不佳的情况,医生也能够更好地做出用药方案的调整。血压水平如果波动幅度较大,非常容易诱发脑出血等危险事件,日常如果有头痛、抽搐、视物模糊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时,需要警惕高血压脑病,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及早自行入院就医。

  1. 预防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体位改变时,比如清晨起床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缓慢,日常洗澡时避免水温调得过高以及洗澡时间太长,从而防止发生周围血管扩张诱发眩晕,如果有恶心、呕吐症状表现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单独活动,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1. 坚持药物治疗

口服降压药物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和血压控制的基本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需要坚持长期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即便是通过用药后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也需要继续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够确保血压水平维持稳定。然而在降压治疗中避免速度过快以及血压水平过低。如果在服药后感觉到晕厥、身体乏力和恶心呕吐等情况时,需要立即保持平卧,同时将头部适当抬高促使脑血流量增加。对于年老体弱的高血压患者,每次服药后避免站立时间太长,从而防止腿部出现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淤积诱发晕厥情况。

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做到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血压水平已经降低到正常范围而自行减量,更不要忘记服药而尝试下次服用时增多剂量来弥补前次的药物剂量,这些都会造成血压水平的波动。不要擅自停药,这会造成血压水平突然升高并产生停药综合征,导致后续的药物治疗难度提升。

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也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记录,以便在下次复诊时告知医生,进而对用药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应用硝苯地平时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头痛、下肢水肿等情况,患者应用袢利尿剂治疗时要遵医嘱进行补钾,从而预防低血钾情况。

高血压患者发病后需终身坚持治疗,同时还要掌握以上的日常护理要点,从用药、饮食、活动等多个方面入手调控血压水平并获得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