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咽反流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喉咽反流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关系

庞沛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061001


摘要:目的:分析喉咽反流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纳入50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向每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围绕8种具体症状,指导患者如实填写问卷,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喉咽反流问卷评分结果显示,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导致喉咽反流的常见耳鼻喉科症状;②喉咽反流分数与8个症状之间均具备显著相关性,其中,感觉喉咙有痰液积存,鼻涕倒流的相关值最大,为0.751。结论:喉咽反流与常见耳鼻咽喉科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即多种症状均会导致喉咽反流现象。

关键词:喉咽反流;耳鼻喉科疾病;鼻涕倒流;咳嗽;吞咽不畅


0.引言

喉咽反流一般是指在慢性胃炎或食道炎的影响下,使患者的胃酸反流,进而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黏膜及黏膜下炎症[1]。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经常感到“反酸水”,咽喉部有异物感,喉咙干燥程度较大,频繁感到咽喉发痒、咳嗽等。目前,临床针对该症状主要通过指导患者服用抑酸药及保护胃肠尿膜的药,用于控制胃酸反流。现代医学认为,胃酸反流与更加常见的胃食管反流虽然并存,但二者本质上并不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喉咽反流与常见耳鼻喉科疾病之间的关系,现对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梳理,面向社会公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研究病例选定方法:自院内耳鼻喉科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0例,将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满18周岁的患者;(2)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全程自觉遵从医护人员指引的患者;(3)思维意识时刻处于清晰状态,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患者;

排除标准:(1)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患者(年龄未满18周岁或因多种原因导致意识涣散);(2)无法配合本院医护人员的患者;(3)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中晚期恶性肿瘤疾病、严重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5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①男女人数分布情况:男/女=261∶239;②年龄区间24~71岁,平均(48.64±1.48)岁。

1.2研究方法简析

本研究通过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面对面指导患者填写的方式而展开,目的有二:其一,确保受访患者能够正确理解问卷内容,避免产生歧义;其二,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除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外,其他代表性问题如下:

最近30天内,是否存在如下症状:

①声音嘶哑、发声异常;

②感觉喉咙有痰液积存,鼻涕倒流;

③发生吞咽行为时,感到喉痛疼痛或吞咽不畅;

④经常出现“嗓子冒烟”情况,饮水后短时间内再次出现同样症状;

⑤餐后或躺卧后感到喉痛发痒;

⑥频繁咳嗽;

⑦经常感到烧心、胸闷、胃痛;

⑧经常感到呼吸不畅,在未运动状态下感到窒息。

1.3观察指标界定

针对上述八种症状,若患者无任何不适感,得0分;有轻微不适感得1分;中度不适感得2分;重度不适感得3分。总分处于0~10分内,视为阴性,超过10分,视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6065619b15980_html_3eea1b4fd2cc2110.gif ±s”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分数数据与症状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软件行秩相关分析。当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喉咽反流各症状的发生情况(评分)

经统计,500例患者发生喉咽反流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 500例患者8种症状的发生情况

症状

无症状(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1

425

28

32

15

2

431

23

31

15

3

429

26

29

16

4

433

23

30

14

5

424

26

29

21

6

426

30

28

16

7

428

27

31

14

8

423

28

34

15

2.2基于评分结果的双变量分析结果

将表1中的数据纳入Spearman软件进行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喉咽反流分数与8个症状之间均具备显著相关性,其中,症状2(感觉喉咙有痰液积存,鼻涕倒流)的相关值最大,为0.751,表明日常生活中,此种症状是引发喉咽反流最主要的原因,发生率最高。

3.综合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诱发喉咽反流的主要因素为:胃和食管处出现的多种疾病,会引发食道外的症状。受“反流”的影响,患者的咽喉处会出现疼痛、异物感、干燥、发痒等多种不适感。一般而言,诱发该症状的因素可分为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心理受到异常刺激共两大类,可通过抑制胃酸、改变生活方式有效缓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事项,可有效预防或缓解喉咽反流症状:

(1)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避免暴饮暴食,每餐最多吃“八分饱”,晚餐进食量不宜过多(未出现胃部肿胀感);

(2)餐后不可立即休息,应预留至少2小时用以消化,在平躺时应适度抬高床头;

(3)尽量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咖啡以及浓茶。上述食物均会刺激咽喉、食道,进而增加患病几率,甚至同时诱发多种症状;

(4)避免穿紧身衣物,腰带不可过紧;

(5)减少高糖及高脂食物摄入量(包含酸性水果)[3]

综合而言,与喉咽反流有关的症状均产生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保持规律性,发现咽喉出现不适感,经过一段时间后未能缓解,必须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闫素英,姚淋尹,冯燕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喉咽反流性疾病的伴发情况及治疗交叉反应[J].中国医药,2020,15(08):1237-1240.

[2]张瀚文,李慧军.喉咽反流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关系[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0,54(03):272-275.

[3]邓国民,谢世良,邓彩云,等.呼吸睡眠暂停患者发生慢性咳嗽与喉咽反流的特征和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05):6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