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结核病治疗患者中对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结核病治疗患者中对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单慧玲,王改 通讯作者

西安市胸科医院中西医结核科,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衡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这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结核病;效果;安全性

结核病是传染病科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少数患者会有快速发病的现象。该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潜伏期长达4 ~ 8周。可侵入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如颈淋巴、皮肤、肠、腹膜、脑膜、骨骼等。其中80%以上存在于肺部。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患者常出现低烧、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涂片检查、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结核。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被告知研究内容。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 ∶ 2,年龄21-59岁,平均(40.58±3.02)岁;发病部位:肺结核28例,胃结核12例,肝结核7例,肠结核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5 ∶ 3,平均年龄(41.15±4.87)岁(22-61岁)。发病部位为肺结核29例,胃结核11例,肝结核6例,肠结核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信息上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病情、保持房间整洁、通风良好、平行穿刺输液、化疗等。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

大部分患者认为结核病传染性强,对结核病的认识很少,导致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感染特点和治疗措施,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和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心理护理

在沟通过程中,护士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向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传递正能量,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极端情况下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1.2.3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

大多数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睡眠不规律、缺乏锻炼,使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在饮食方面,患者更喜欢辛辣的食物,部分患者有暴饮暴食的习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主要是清淡、多吃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果患者贫血,还可以添加适量的钙、铁元素的食物,严格禁止辛辣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1.2.4出院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全面、科学的指导。由于肺结核患者服药种类繁多,每日服药次数也较多,容易服用、误服,多数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因此,应指导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不能随意中断。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可以详细记录在便条纸上。合适的剂量既能发挥最大的杀菌抑菌效果,又兼顾了患者的耐受性,毒性很小。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详细说明预防措施,以避免出现问题时过度紧张。定期通知患者再次就诊,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以保证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8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对比例(%)

组别

完全依从

不完全依从

不依从

治疗依从

观察组(n=50)

30

15

5

45(90%)

对照组(n=50)

28

12

10

40(80%)

χ2




4.20

P值




<0.05

3讨论

肺结核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就是说,只要有呼吸,就不能从根本上切断传染源,传染性强,复发率高,因此很难彻底治愈。侵袭不同部位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多为下午体温升至37℃~38℃,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盗汗等症状,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不调或更年期,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不了解而产生抗药性,治疗依从性低,不能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近年来,医学模式不断变化,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护理模式侧重于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疾病以外的情况。人性化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以“个性化”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遵循个体差异,从患者认知、心理、情感等角度把患者放在首位,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身体状况。肺结核患者的情绪受认知的影响,化疗和药物治疗也会增加他们的恐惧感。因此,该护理方法从细节入手,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和卫生学知识,加强对发病机理和预防手段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深入沟通,询问患者病情,认真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行为端正、技术精湛、语气柔和、仪态端庄,能让患者感受到真诚和关怀,缩短医患距离,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理解,赢得患者信任,使患者积极接受合作治疗。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提高治疗依从性起到积极作用。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兰晓琴.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9(16):231.

[2]赵芳.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257.

[3]唐雪姣,苑秀云.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