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怎么治疗,该吃点啥药物?

/ 1

慢阻肺怎么治疗 ,该吃点啥药物 ?

陈洪

 四川省荣县度佳镇卫生院  643109

因人们饮食、作息的不规律,近几年我国慢阻肺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多。常见慢阻肺症状包括咳嗽、呼吸不畅、消瘦、咳痰等,发病期间患者若治疗不及时,轻则造成患者呼吸功能减退,重则危及到患者生命。正因此,如何治疗慢阻肺?慢阻肺患者应服用什么药物?成为当前民众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就针对此问题展开叙述。

  1. 什么是慢阻肺疾病?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以老年人群为主,患者发病时间较长,少则几年,多则长达十余年。不同发病期患者的症状不同,如稳定期患者症状主要为咳嗽、痰多等,急性发作期主要症状包括呼吸不畅等。目前临床对慢阻肺疾病的发生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但是大多学者认为慢阻肺的发生与吸烟、遗传、粉尘、肺部发育不良等因素不无关系。相关研究证实,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时间是否及时与病情的恢复与好转存在直接联系,故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所以需在掌握患者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实施治疗,以此降低患者发病率。

  1. 如何治疗慢阻肺

针对不同发病期的慢阻肺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本文以稳定期、急性加重期为治疗节点阐述其治疗措施。

  1. 稳定期治疗

针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

  1. 糖皮质激素治疗

现阶段临床治疗慢阻肺患者过程中,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十分普遍,其药物中蕴含的糖皮质激素成分对人体免疫、代谢等功能的恢复与提升有重要作用。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患者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以在促进患者免疫抑制效果提升的同时,增强自身抗炎能力,达到减少患者病灶局部炎性反应与临床症状的发生。部分患者因某些因素影响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的现象,对此可给予患者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有效控制患者相关症状的发生。但是需注意,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长期使用易产生不良反应,如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后极易出现代谢功能紊乱的问题,并且合并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还容易出现其他病症。故临床治疗中,针对慢阻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需要谨慎且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1.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作用于患者的支气管等部位组织,若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实现对症状的有效缓解。针对不同发病期的患者可采用不同的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方案,如轻症慢阻肺患者可进行支气管扩张剂的短期应用,主要作用在于疾病症状的缓解;而针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则可以进行支气管扩张剂的长期应用,起到增强患者运动耐受力的作用。现阶段临床治疗中,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多以β2受体激动类、抗胆碱能类、甲基黄嘌呤类药物为主。其中抗胆碱能类药物的应用可以起到抑制迷走神经发生反应的作用,进而达到控制患者支气管痉挛发生的目的;针对β2受体激动类药物的应用,不同剂型的药物应用均能起到增强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需注意,若患者发病期间出现心悸、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合理控制药物剂量。

  1. 急性加重期治疗

针对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目前常用治疗手段包括:

  1. 雾化吸入治疗

针对慢阻肺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除上文所提及的药物之外,还包括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等药物的应用。具体治疗期间,借助雾化机器可实现对患者呼吸道与肺部的直接作用,且对患者病灶区域进行局部给药,达到增强区域内药物浓度的目的。相较于其他全身性治疗手段的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强,不会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其他器官功能造成影响。所以,针对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患者恢复效果。

  1. 抗生素治疗

相关研究表明,病原体感染为患者慢阻肺疾病加重的主要因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所以抗生素药物治疗手段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因药物滥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性增强的现象。对此,若采用抗生素治疗手段来控制患者病情,需在治疗前通过微生物检验来确定患者的药物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治疗。

  1. 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患者存在呼吸功能明显下降的情况,且再发病期间极易伴生呼吸衰竭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对此,临床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手段来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并通过为患者予以氧气支持来提升血氧饱和度。具体治疗中,若患者无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在治疗期间使用无创呼吸机,避免因气管插管的操作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同时,需做到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予以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进行患者身体变化、治疗情况的实时观察。此外,在予以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需重视对病房内空气环境的控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避免因细菌入侵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具有时间长、难度大等特点,为避免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需要依据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并采用机械通气、雾化吸入等方式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效果,相关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