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金丽梅 邹海妹 陈培英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综合心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展开对照研究,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70例,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较低,P<0.05;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辅助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症状尽早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心理状态,进一步提升了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支气管哮喘;护理;应用价值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加分泌物,黏膜水肿导致支气管狭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且伴有哮喘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同时气促、咳嗽以及紫绀、伴有濒死感都是支气管哮喘中的常见症状[1]。因支气管哮喘迁延不愈,治疗难度大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采取药物治疗并不能长期稳定地控制哮喘发生概率,临床建议在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因辅助应用综合心理干预,改善心理状态,控制病情发展[2]。本文展开对照研究,分析评估将综合心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70例,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评估分析其临床资料:对照组中囊括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跨度为18~75岁,平均年龄为(46.86±2.48)岁,病程为3-12年,平均病程为(7.59±1.04)年;观察组中囊括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跨度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46.42±2.41)岁,病程为3-13年,平均病程为(7.72±1.07)年。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所得结果为P>0.05,可展开对比研究。

    1.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措施为按照呼吸内科常规医嘱展开护理,展开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宣传教育。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展开综合心理干预:(1)心理:护理人员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属展开沟通、交流,促使患者以及家属明确认识疾病发生过程的心理状态变化,因病情发展期间存在的憋喘患者会感受到恐惧,伴有濒临死亡的感觉,在护理期间需要给予患者鼓励性、安慰性语言,适当展开肢体干预。在患者病情的允许下可由其他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讲解治疗经验,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因不良情绪以及不良事件的刺激,患者情绪会剧烈变化,可利用迷走神经,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充分收缩支气管平滑肌,避免哮喘反复发作。(2)行为:在患者病情发作时需要由护理人员转换舒适体位,选择面罩或者鼻塞吸入氧气,依照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调节氧流量,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协调患者采取平喘药物。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需要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鼓励患者适量展开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支气管哮喘,对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者需要告知其远离过敏原。(3)认知:在支气管缓解期,护理人员可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以及家属主动沟通、交流,耐心讲解疾病知识、诱发因素以及相关症状,明确告知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应用治疗药物,掌握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此外帮助患者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尽早恢复。

    1.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湿啰音、哮鸣音、喘息以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评估患者护理以后FEV1(1s用力呼吸容积)、FVC(用力肺活量)、PEF(呼气峰值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此外应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SPSS 24.0软件展开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结果(6065656e2ed00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d

组别

湿啰音

喘息

哮鸣音

咳嗽

观察组(n=35)

4.44±1.09

3.56±1.12

4.55±1.27

5.41±1.31

对照组(n=35)

6.71±1.24

6.44±1.19

6.74±1.38

7.12±2.01

t

8.1343

10.4263

6.9083

4.216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肺功能水平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高,P<0.05,如表2。

表2肺功能指标评估结果(6065656e2ed00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FEV1(L)

FVC(L)

PEF(L/min)

观察组(n=35)

2.14±0.44

3.84±1.08

428.76±18.75

对照组(n=35)

1.68±0.31

2.72±0.54

395.81±19.68

t

5.0561

5.4875

7.1714

P

0.0000

0.0000

0.0000

2.3负面情绪

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负性情绪评分对比(6065656e2ed00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观察组(n=35)

17.08±3.51

18.72±2.38

对照组(n=35)

22.67±3.76

22.89±2.62

t

6.4294

6.9697

P

0.0000

0.0000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病程较长,根治难度比较大,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为严重,患者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失去治疗信心,容易发生多种负面情绪以及不良心理状态[3]。支气管哮喘患者不仅需要加强临床治疗,还需辅助应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肺功能相关指标数值,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情绪障碍和支气管哮喘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宣泄负性心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4]。通过认知干预可以加深患者以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可以帮助患者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帮助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心理护理通过加强和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以及安慰,有利于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负担,为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提供了有利条件;行为护理对帮助患者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可控制疾病发展及治疗期间的不良行为因素,可阻断疾病诱发[5]

综上所述,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中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患者病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彩霞,王丽娟,王建利.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4):138-139.

[2]古妍.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和自护能力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2):3664-3666.

[3]马冬梅.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哮喘控制程度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1):1403-1404.

[4]张延芳,王晓霞,王晓宁.一站式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2):3874-3876.

[5]邹丽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