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以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以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

彭宝余

新邵县人民医院产科 湖南新邵 422900

【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以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产科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及母婴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68±3.43)分,高于对照组的(83.16±1.29)分,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3.06±1.12)分、出血量(143.37±8.27)ml、产后抑郁(32.62±4.34)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97±2.03)分、(297.65±9.43)ml、(53.79±5.48)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母婴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整体护理;产科;护理质量;母婴健康


女性在妊娠及分娩时期,由于生理情况特殊,分娩过程会受到胎儿、产力、产道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发生精神及心理状态的改变[1]。因此这一阶段对于护理要求比较高,如果护理不到位,可能会影响母婴健康。所以,在产科护理中,要注重对护理措施的完善和优化,注重对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从而对母婴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2]。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产科收治的产妇100例,研究了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以及母婴健康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产科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8.6±3.5)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6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3-38岁,平均年龄为(28.7±3.4)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两组比较年龄、分娩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为产科收治的普通产妇,均为单活胎妊娠,均为足月妊娠待产,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产妇,有严重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合并其它慢性疾病的产妇。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按照产科常规护理流程操作,保证产妇良好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产前检查与评估,加强产程观察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分娩前采取健康知识讲座和一对一健康宣教,详细介绍分娩知识,说明自然分娩的优势。指导产妇学习产程呼吸技巧和配合方法。讲解产后照顾新生儿的方法,帮助产妇提高信心。开展心理护理,与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随时发现产妇心理变化。特别是对初产妇,由于没有分娩经验,对分娩疼痛恐惧、对自身及胎儿安全担忧等,可能出现不良情绪。产前要做好心理疏导,说明良好心态对分娩的好处,帮助产妇调节心理情绪,放松身心。开展放松训练指导,采取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音乐疗法等,帮助产妇放松身心,保持镇静。在每次宫缩时提醒产妇深呼吸配合用力,强烈宫缩时改为浅快式呼吸,宫口全开后改为间断吹气呼吸法,宫缩结束后采取缓慢深呼吸法。讲解新生儿护理方法,说明母乳喂养的优势,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讲解和指导新生儿喂养、沐浴、照顾、更换尿布等操作方法,可亲自示范。待母婴状况稳定后,尽早接触。提供产后康复指导,告知产后宫缩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担心。提供产后饮食指导,多补充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满足产妇自身及泌乳消耗需求,促进产妇身体尽快恢复。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及母婴健康情况。护理质量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评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母婴健康情况指标包括疼痛、出血量、产后抑郁、新生儿Apgar评分。其中疼痛采用VAS量表评价,产后抑郁采用SDS量表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疼痛、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68±3.43)分,高于对照组的(83.16±1.29)分,有显著差异(P<0.05)。

1 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60656575669ed_html_5b58457d107b76a7.gif±s)(n=50

组别

护理质量评分(分)

观察组

92.68±3.43

对照组

83.16±1.29

t值

4.581

p值

<0.05

2.2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疼痛(3.06±1.12)分、出血量(143.37±8.27)ml、产后抑郁(32.62±4.34)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97±2.03)分、(297.65±9.43)ml、(53.79±5.48)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 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的比较(60656575669ed_html_5b58457d107b76a7.gif±s)(n=50

组别

疼痛(分)

出血量(ml)

产后抑郁(分)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观察组

3.06±1.12

143.37±8.27

32.62±4.34

9.14±0.43

对照组

5.97±2.03

297.65±9.43

53.79±5.48

9.05±0.26

t值

4.068

9.268

7.126

2.131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同时也比较复杂。分娩过程一般会受到心理、产道、胎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产妇身心状况也有较大的关系。有很多产妇在分娩期间都存在紧张焦虑都能够不良情绪,身心压力较大,可能会影响母婴安全,甚至造成不良妊娠结局[3]。基于此,要注重对产妇的有效护理干预,帮助产妇积极调解身心状态,从而保障母婴健康及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产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护理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4]。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能够以产妇和新生儿为中心,通过开展一系列完整的护理措施,提供更为整体、系统的护理服务,从而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各方面要求。整体护理模式能够帮助产妇提高知识水平,改善身心状态,缓解不良情绪。产妇由于提高了相关认知,因而在分娩中和分娩后能够更好的配合,进而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5]。同时,整体护理更为注重母婴安全,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给予母婴更加全面的保护,从而确保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母婴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霞.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3):149-149.

[2]张玉乡.产科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12(1):161-163.

[3]银星金.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8,12(1):318-319.

[4]张会平,李小平.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45-146.

[5]郭珊.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