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干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干预对策

谭媛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德阳市 618200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干预对策及其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共14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实验组(70例)。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观察有无执行干预对策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42%)和并发症发生率(2.86%)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手术护理质量评分(90.13±1.29分)较对照组(72.43±2.81分)显著提高;实验组的患者对护士护理的评分为“一般”的有3例(4.3%),“满意”的有27例(38.6%),“非常满意”的有40例(57.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并执行干预对策后,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显著减少,同时手术护理质量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提高。本研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干预对策


前言:手术室护理是一种高要求和高水平的护理模式,需要手术室护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同时以良好状态对手术患者展开护理工作。随着时代的进展,手术室护理安全标准越来越高,手术室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易产生医患纠纷;因此,手术室护士有效辨别护理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手术室护理失误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将重点讨论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共141例作为研究对象(已排除精神病性及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均需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实验组(70例)。对照组年龄18-58岁,平均(41.23±1.09)岁,实验组年龄19-59岁,平均(39.96±2.37)岁。将两组患者入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方法

      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访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术前手术室器材及设备准备,患者病情追踪及观测,配合医生进行患者体征变化监测及记录等。

      1. 实验组

实验组针对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执行相应的干预对策。

      1.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 手术室护理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在手术成功中占较大因素,其实践能力决定了护理操作的质量。

  2. 手术室无菌要求不合格。没有经验的手术室护士在消毒手术环境及器械时存在较大几率会出现违规或失误的情况,如手术器械消毒及手术室紫外消毒照射时间不足;手术包未充足干燥,在潮湿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3. 手术室护士未能全程监护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未认真记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数据,在发现数据异常时未及时报告主刀医生及麻醉医生等医护人员。

  4. 术前备品和手术器械准备不充足。手术备品及器械如纱布、手术刀和生命体征监护仪等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备品或器械缺少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严重情况下回造成手术中断或失误等后果。

  5. 电灼伤。电灼伤为手术室高发的不安全性事件。高频电刀等是手术室常用的医疗器械,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若手术过程中电刀的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时间过长,或患者手术体位不当等容易导致电灼伤的发生。

  6. 护理人员意识不够专业。护理人员缺乏临床中手术室的基本安全意识,如对医疗废物或来自患者的生物污染品没有依据医院要求进行消毒隔离处理,注射针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针头封闭等。

      1.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干预对策

  1. 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仪器操作培训,在结束训练后以考核形式评定绩效。

  2. 全程监测病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患者,做好防范措施。术中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手术室;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状态;相关数据需及时记录;术中发生任何数据异常应及时通知手术医生及麻醉医师。

  3. 术前做好手术器械准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灭菌操作。术前器械的灭菌与准备可以安排两位手术护士进行确认,分别负责操作与核对。同时应提高手术护士的无菌意识及基本安全意识,可定期采取笔试与实操考核,增强相关护理人员的意识。

  4. 强调工作流程完整性。手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检查所有器械的操作符合规定;手术前确认具体手术部位,避免手术部位错误等事情发生。

    1. 评价指标

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观察有无进行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对策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其中满意度评分分为三个等级,30~60分表示“一般”,61~80分表示“满意”,81~100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20.0软件对数据先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和方差齐性检验,样本均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42%)和并发症发生率(2.86%)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手术护理质量评分(90.13±1.29分)较对照组(72.43±2.81分)显著提高(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分,x±s,n(%)]

组别

n

手术护理质量评分

手术切口感染

其他并发症

对照组

71

72.43±2.81

9(12.67)

10(14.08)

实验组

70

90.13±1.29

1(1.42)

2(2.86)

P

-

<0.05

<0.05

<0.05

注: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患者满意度调查

根据表2,实验组的患者对护士护理的评分为“一般”的有3例(4.3%),“满意”的有27例(38.6%),“非常满意”的有40例(57.1%),我们发现在实验前后,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n(%)]

组别

n

一般(30-60分)

满意(61-80分)

非常满意(81-100分)

对照组

71

8(11.3)

35(49.3)

28(39.4)

实验组

70

3(4.3)

27(38.6)

40(57.1)

P

-

<0.05

<0.05

<0.05

注: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手术室护理涉及较多细致的工作内容,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较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有利于规范不良护理操作,其干预对策能有效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减少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新华.手术室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019(0A5):263-264.

[2]陈艳,刘霁逸,杨阳.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分析[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

[3]赵丹,金希文.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特别健康:下,2014,000(008):207-208.

[4]李兰,郭灵丽.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

[5]刘玲.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探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9):82-84.

[6]欧阳冰玉.关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5,000(02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