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怎么治疗,该吃点啥药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慢阻肺怎么治疗 ,该吃点啥药物 ?

孟晓耘

四川绵阳四 0四医院消毒供应室, 四川 绵阳 621000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更严重的话,会发展成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慢阻肺疾病的产生与当今工业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进入到人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慢阻肺疾病。慢阻肺比较严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十分高。除此之外,在全球范围内,慢阻肺的发病率已经高达9%。慢阻肺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但是就目前治疗的具体情况而言,慢阻肺是难以被治愈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控制病情,我们将探讨通过什么药物可以抑制病情更好的控制慢阻肺的严重发展。

一、常用的慢阻肺治疗药物有哪些

1.支气管扩张剂

对于治疗慢阻肺来说,通常有三类的支气管扩张剂被广泛运用,他们分别是: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和甲基黄嘌呤,这三种支气管扩张剂一直使用可以更好的治疗慢阻肺。

2.吸入糖皮质激素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吸入糖皮质激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局部消炎。而且相比较其他药物而言,吸入糖皮质激素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吸入糖皮质激素因为没有药物进入身体之中,所以副作用较少,患者可以更好的使用。但是可能因为吸入糖皮质激素中有“激素”两个字,所以很多患者不敢使用。但是吸入糖皮质激素相比较其他药物而言,效果要好一点,而且有更少的副作用,可以更好的治疗慢阻肺疾病。

3.祛痰剂和镇咳剂

慢阻肺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咳痰、咳嗽等一系列现象。因此对于治疗慢阻肺来说,使用祛痰剂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明白的是,只有对于痰黏难咳的病人才需要使用祛痰剂,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是药三分毒”,虽然慢阻肺病人需要使用镇咳剂,镇咳剂可以减少病人的咳嗽,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镇咳液可能不利于痰液引流,所以对于慢阻肺病人来说,应该谨慎地使用镇咳剂。

4.抗氧化剂

对于正处在咳痰时期的慢阻肺病人来说,痰液的稀化是必要的。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慢阻肺病人的痰液是十分浓稠的。而抗氧化剂可以使痰液不那么粘稠,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是利于病人咳痰的,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病情,降低慢阻肺加重或者重复发病的概率。

5.吸氧

吸氧可以增强人体的代谢能力,尤其对于慢阻肺病人来说,由于他们患病身体功能下降,吸氧可以增加其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其更好的对抗疾病。同时,吸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对于慢阻肺来说,吸氧可以减少慢阻肺的重复发病的频率,或者说再次对慢阻肺进行一个预防作用,有利于减少慢阻肺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由于慢阻肺疾病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身上,他们大多由于年纪过大,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也下降,吸氧可以增强其身体抵抗力,使其更好的预防疾病,更好的对抗慢阻肺疾病。

6.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

对于患有慢阻肺疾病的病人来说,异丙托溴铵和沙丁氨醇等短效的支气管扩张性剂对于治疗慢阻肺也是十分必要的。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时间短,作用快,治疗时间短。所以对于慢阻肺病人来说,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是急需品。在慢阻肺病人外出时,为了预防突然发病,可以随身携带短效支气管扩张性进行及时治疗。

7.全身糖皮质激素

在2014年的时候, Logo指南更新版强烈的推荐甲强龙,连续5天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对于治疗慢阻肺的病人来说,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是必要的。全身糖皮质激素具有起效慢、作用消退慢、小剂量就可以引起效果的特点,在治疗慢阻肺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全身糖皮质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慢阻肺疾病的程度。

二、慢阻肺药物的使用原则

因为慢阻肺病程长,所以治疗时间较长。因此在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病人应该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慢阻肺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药物。对于病人来说,长期性的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对病人做一个长期性的治疗,所以坚持使用是必要的。但是慢阻肺的发病过程是难以预料的,慢阻肺病人在外出的过程中,应该随身携带短期的支气管扩张剂,应对不可预料的气喘现象,病人可以使用药物及时缓解。祛痰剂和镇咳剂对于病人来说是必要的,但是慢阻肺病人应该合理的看待药物的正反两面性,像镇咳液不利于痰液引流,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三、慢阻肺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在慢阻肺在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应该谨慎的使用药物,根据自己患病时间的长短,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这样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稳定病情。

【参考文献】

  1. 李永锋,许志强,韩鹏,等.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5(8):1480-1481.

  2. 路明,姚婉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5(5):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