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观察

陈丽妹,刘春艳,廖剑坤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7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康复训练以及针灸+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前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对比结果为(p<0.05),实验组评分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康复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针灸;康复;中风;吞咽障碍;不良反应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造成患者摄食困难,还易诱发发音障碍,增加呛咳引发的吸入性肺炎几率[1]。因此,如何尽快改善中风后的吞咽障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以我院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为例,探究针灸康复疗法的干预效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6例,均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时间分成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

参照组:本组38例患者中有18名为女性患者,20名为男性患者,年龄:45岁-75岁,平均年龄为(60.09±3.55)岁。

实验组:本组38例患者中有17名为女性患者,21名为男性患者,年龄:44岁-76岁,平均年龄为(60.14±3.21)岁。

以上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康复训练:(1)指导患者舌头做回缩、卷舌、前伸等训练,并使用压舌板定期对舌身进行摩擦和按压处理(2)指导患者行抗阻训练,定期行面部肌肉促动训练指导,改善面部肌肉僵硬程度(3)为患者提供咀嚼肌训练指导(4)指导患者实施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改善呼吸能力,并进行声门下吞咽练习,吸气后屏住呼吸并将嘴中食物咽下,完成吞咽动作后自主咳嗽,有助于清除干净咽部滞留物[2](5)指导患者以空咽、咽喉或口腔冷刺激的方式来改善吞咽功能(6)指导患者行声带闭合训练,即深吸一口气后持续屏气5s,之后行清嗓练习,重复做声门打开及关闭练习,连续发5次长a音后屏气5s并咳嗽。

实验组: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疗法:使患者呈俯卧位,选取风池穴、天柱穴、通里穴,选取0.35mm×40mm银针针刺,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症辩证施针,肝肾阴虚者加三阴交,肝阳暴亢者加太冲穴,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痰热腑实者加刺支沟穴,风痰阻络者加丰隆穴[3]。进针前做好消毒处理,并对穴位周边皮肤进行适当按摩处理,自后向下颌方向进针,风池穴刺入深度以25mm为宜,直刺天柱穴20mm,得气后,留针20min,调节患者姿势为仰卧位并将银针退出,然后自皮下向左侧刺入,之后刺入右侧,最后刺入肌肉深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吞咽功能障碍评分:采取SSA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越低越好。

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越低越好。

2结果

2.1 吞咽功能障碍评分

对比治疗前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结果(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

表一 吞咽功能障碍评分 (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8

37.72±5.34

21.35±3.15

参照组

38

37.62±5.40

26.88±6.91

t


0.081

4.489

P


0.936

0.000

2.2 NIHSS评分

对比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对比结果为(p<0.05),实验组评分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二。

表二 NIHSS评分 (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8

18.77±3.41

8.65±2.21

参照组

38

18.42±3.22

15.66±1.31

t


0.460

16.820

P


0.647

0.000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症,主要因中枢神经受损而导致,中医学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气血逆乱、脏腑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而康复训练能够预防肌肉萎缩[4],并对异常反射产生抑制作用,提升患者吞咽的灵活性,而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对应的穴位来改善患者动脉血循环情况,并且改善脑供氧情况,此外,针刺通里穴可以对面部神经末梢起到刺激作用[5],促进血液的正常循环,并使病灶部位细胞修复能力得到提升,促进面部肌张力的恢复,二者联合则可以更好的减轻的吞咽障碍,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康复疗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森宁, 吴新忠. 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观察[J]. 医药与保健, 2019, 027(002):113-114.

[2]袁军利, 杨成琴, 张娜.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及流涎症状的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 2020, 044(002):287-289.

[3]常娥, 项蓉, 杨玉霞. 针灸联合卒中单元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及对吞咽困难评分和鼻饲管拔除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25):88-90+97.

[4]刘海飞, 宋丰军. 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11):127-130.

[5]张玲敏, 张致亮, 许密. 针灸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3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