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时血糖水平在急性胰腺炎预后关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4

入院时血糖水平在急性胰腺炎预后关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章棋

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

Applicati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 on

admission in pro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摘 要:目的:1.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这一临床疾病中控制血糖水平是否具有临床意义,血糖高低与急性胰腺炎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2.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收集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胆胰外科住院期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9例,将159例患者按入院时血糖和次日清晨空腹血糖值的高低分为三组,比较各组间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各项研究分析,入院时血糖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单一指标之。结论:入院时血糖水平低时,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糖;预后

急性胰腺炎 ( acute panceatitis, 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消化科常见多发危重症之一 ,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比例虽少,但病情危重,常伴有多器官多功能的衰竭,病死率高。本病青壮年多见。在国外,以酒精性胰腺炎为主。在我国,约5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结石、炎症、胆道蛔虫或胰管结石引起,尤以胆石症最为多见。另外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由于刺激胰腺分泌及造成oddi括约肌痉挛,也是引起该病的常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尽管大多数为轻症胰腺炎 ( mild acute panceatitis,M AP) ,但仍有 15% ~ 20%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 sev ere acute pancea titis, SAP)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 SIRS)和多器官衰竭 ( MO F) ,死亡率高达 50%以上。 近年来 ,医学工作者对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病因、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的研究 ,提出的新的理念及新的治疗方案大大降低病死率。而血糖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h内入院;②年龄≥18岁;③既往无糖尿病史;④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⑤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濒死状态;②胰岛素过敏;③怀孕前诊断的患者;④恶性肿瘤:⑤认知障碍;⑥不愿意参加本研究或已参加其他研究的患者。共计1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62例。

1.2方法一

将所有159例患者根据其入院时和次日清晨空腹血糖分为3组,其中A组<7.0mmol/L为低于或正常血糖组;B组7.1-11.1mmol/L为中度高血糖组;C组>11.1mmol/L为重度高血糖组。比较各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情况。

1.3方法二

收集患者相关预后指标: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率,呼吸频率,24小时尿量,24小时通便与否,病因,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手术日期,总住院费用;入院后血糖,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全血剩余碱,血肌酐,白蛋白,钾,钠,氯,钙,白介素6(IL-6)、前降钙素(PCT)等血清学指标;彩超,CT,腹部平片,磁共振等影响学资料,血糖等血清学指标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监测。


1.3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所用的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连续性变量用均数±标准差的方法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用二项分布。变量间的相关性用线性相关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所有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本研究显示血糖水平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其可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在其他的临床指标中,血清钠、钾、钙、氯,白细胞计数等均是影响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指标。



2.1研究人员的基线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共1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病因学、高血压史、入院时舒张压以及APACHE II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入院时舒张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差异不明显,只能作为临床参考指标,三组相比,见表2.1。

表2.1  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表

变量

A组

B组

C组

P值

性别(男/女)

52/35

31/17

14/10

0.824

年龄

48.75±16.23

51.73±15.40

45.58±10.03

0.255

BMI

21.51±3.90

23.01±4.13

23.64±4.82

0.073

文化程度




0.524

文盲或半文盲

10

5

2


小学

18

18

6


初中

24

10

6


高中或中专

10

7

5


大专及以上

25

8

5


病因[n(%)]




0.32

胆源性

40(25.5)

23(14.6)

13(8.3)


酒精

28(17.8)

20(12.7)

5(3.2)


其他

19(12.1)

5(3.2)

4(2.5)


吸烟史[n(%)]

25(28.7)

7(14.5)

5(20.8)

0.281

饮酒史[n(%)]

22(25.2)

8(16.7)

7(29.1)

0.6033

高血压史

16(18.4)

10(20.8)

7(29.1)

0.761

入院收缩压

119.93±18.08

120.15±23.91

122.29±15.51

0.043

入院舒张压

74.81±12.03

75.81±15.17

79.58±11.06

0.128

APACHE II评分

8.12±11.169

9.64±12.561

13.40±15.699

0.141




2.2各组间各项可能影响预后指标的分析讨论

结果显示,对于各组之间血清钾、钠、氯、钙以及白细胞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肌酐值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

表2.2  各组间可能影响急性胰腺炎预后指标的分析

各项指标

A组

B组

C组

P值

白细胞计数

9.57±5.14

12.96±5.97

12.70±4.07

0.001

血红蛋白

127.80±21.27

131.94±23.34

140.08±29.64

0.074

血小板

216.93±90.77

197.6±91.47

187.83±66.08

0.254

4.01±0.45

4.03±0.50

4.43±0.88

0.005

138.06±3.61

133.44±15.49

133.03±5.86

0.008

101.42±4.58

99.09±5.48

96.73±5.26

0.000

2.18±0.18

2.06±0.26

1.91±0.31

0.000

白蛋白

35.79±6.14

33.44±7.44

33.03±7.42

0.077

肌酐

74.78±46.58

75.72±30.96

99.38±78.36

0.087









2.3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

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之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3 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天数和费用比较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A组

87

23.67

98080.6

B组#

48

26.67

114096.9

C组*#

24

27.00

103954.6



注:#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

2.4三组患者转归的比较

结果显示,在此三组患者中,死亡率具有绝对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P<0.01),复发率P值为0.09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

表2.4三组患者转归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死亡

复发率

A组

87

0(0.00)

4(4.6)

B组#

48

3(6.3)

9(19.6)

C组#*

24

9(37.5)

5(20.8)

注:#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



2.5各组间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情况的分析探讨

结果显示,各组间胰腺坏死、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感染、MODS、腹腔出血均具有绝对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组间肾功能不全这一并发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差异(P>0.05);肺栓塞、肠梗阻以及胰腺假性囊肿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5。

表2.5 各组间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各项指标

A组

B组

C组

P值

胰腺坏死

0(0.0)

2(4.2)

8(33.3)

0.000

胸腔积液

5(5.7)

10(20.8)

18(75)

0.000

腹腔积液

6(6.8)

11(22.9)

19(79.1)

0.000

感染

5(5.7)

10(20.8)

9(37.5)

0.000

MODS

0(0.0)

2(4.2)

7(29.2)

0.000

腹腔出血

3(3.4)

12(25.0)

6(25.0)

0.000

肺栓塞

0(0.0)

0(0.0)

1(4.2)

0.148

肾功能不全

5(5.7)

6(12.8)

6(25.0)

0.043

肠梗阻

5(5.7)

3(6.3)

4(16.7)

0.254

胰腺假性囊肿

10(11.5)

4(8.3)

2(8.3)

0.802





3.讨论

急性胰腺炎(AP)是最常见的胰腺疾病,全球AP的发病率远高于胰腺癌(PC)和慢性胰腺炎(CP)的发病率。从临床上看,AP患者完全康复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最近的一些综合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前未发现患有糖尿病(DM)的患者,在第一次发作时,有近40%的风险会患上糖尿病或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因此在临床上对AP患者的血糖监测应像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的监测一样,引起高度重视。高血糖会增加危重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重视血糖的监测,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监测血糖这一重要指标时,异常血糖在必要时行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强化治疗,然而在血糖监测的过程中,除了血清学指标,手指血糖的监测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动态的反应出患者血糖的变化。如何采取下一步的医疗护理措施,如何更好的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急性胰腺炎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病死率,在医学领域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4.结论

控制血糖水平近年来在临床各个科室得到较多应运,逐渐成熟及发展起来,并且效果较受肯定,其在胰腺炎等疾病的运用中效果明确,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中笔者就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入院时血糖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之一,也可以影响急性胰腺炎的相关预后。但本文缺乏大样本数据的随机对照实验,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进一步诊疗以及其他相关实验学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