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肝肾阴虚)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中医药治疗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肝肾阴虚)经验总结

郭鹏 1 张守琳通讯作者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吉林 长春130021

摘要:高血压肾损害主要是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受损,主要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和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本文主要研究中医药治疗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中医认为,本病发病的关键病机为肝肾阴虚,治疗上当以平肝潜阳,补肾泄浊为主要原则,但临床上本病所见的患者虚实夹杂,疾病错综复杂。

关键词: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肝肾阴虚,平肝潜阳,补肾泄浊

高血压肾损害是指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动脉硬化,肾脏作为高血压所作用的靶器官,通常在血压控制较差的5-10年后会出现早期的肾脏损害,此时在化验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时,多数患者会出现微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在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后微量蛋白尿会相对减少,但一部分患者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转为慢性肾脏病。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也呈现为互相影响的关系,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在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更多的是应用ACEI/ARB类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脏损害,对于长期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结构改变,也有预防心脏重构的作用,但是降压药物存在药物禁忌及其副作用,针对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长期预后方面后未能取得良好疗效。而中医药在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跟随赵振昌教授出诊的过程中,观察赵振昌教授应用“平肝潜阳,补肾泄浊”法治疗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肝肾阴虚),现将赵振昌教授对于治疗本病的理解及用药处理介绍给大家。

病因病机:对于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中医未有“明确的病名,根据其症候特征归属于“虚劳”、“肾劳”、“水肿”、“眩晕”等范畴。关于眩晕、头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认为主要责之于肝肾,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五脏生成》言:“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下虚者,肾虚也,故肾虚则头痛”。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并且指出了“膏淋者……此肾虚不能治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肾虚不能司二便开合,则出现夜尿增多;肥液与小便同出,故见蛋白尿,中医称之为“尿浊”。“虚劳”首见于《金匮要略》,书中详细论述对虚劳病的理法方药,如“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等。“肾劳”一词最早见于王冰的《内经》注文中:“劳,谓肾劳也”,指出因劳倦过度而致肾虚。《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说明其病理表现为疲倦及排尿困难。水肿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并认识到水肿发病与肺、脾、肾有关。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即虚实两种性质的水肿,这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

其病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先天不足

《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肾为先天之本,《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肾精亏虚,不能上养髓脑,髓海空虚,引发眩晕,日久伤及下焦,致使精微外泄,发为尿浊。

  1. 饮食不节

素食肥甘厚味,日久伤及脾气,化生痰湿,阻碍中焦气机运行,水谷津微运化无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蕴积湿热,下焦清浊不分,而成尿浊,最终导致脾肾两伤。

  1. 过劳不及

劳则伤阴,肾阴渐耗,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风内动,故头昏、眩晕时作;劳则气耗,肾气不足,肾失封藏,精微物质下泄,故出现尿蛋白。肾气不足,津液不能气化蒸腾,制约水道失司,故见夜尿频多。

  1. 情志不遂

情志失调,日久肝气郁结,不能升发,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不舒,日久气郁化火,火热伤阴,阴虚内热,上扰头目,导致眩晕,正如《类证治裁?眩晕》所言:“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肝阴亏虚,肝肾同源,肾阴随之耗损,肾虚可至乏力,腰痛,尿浊等。

中医各家对于高血压肾损害的理解皆有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肝肾阴虚,脾肾两虚,肾络瘀阻,气虚痰浊等,谢连娣等研宄发现髙血压肾损害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肾络瘀阻;严萍等总结提示气虚是高血压肾损害的始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并发气虚痰浊、气虚血瘀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趋势,白长慧等认为脾失健运是高血压性肾损害转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湿浊内蕴是其重要病理表现;戴小华、叶景华等认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主要病位在肝肾,肾乃关键,涉及脾脏,阴不敛阳,水不涵木是起病关键,肝肾阴虚为其病理基础,肾虚血瘀是其发生进展的重要病机,脾气亏虚是其发展因素,也是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郑林、徐宏、刘福明等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基础是肝肾阴虚,其发生肾损害的中医病机主要是以肝肾阴虚、瘀阻肾络为关键。

赵振昌教授总结前人经验,认为在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其病机为肝肾阴虚,浊毒内蕴,下焦肝肾同源,其病以虚为主,眩晕日久导致下焦阳亢阴虚,肾主藏精,损伤日久,肾失封藏,浊毒内蕴,水谷精微物质无以运化,精微随之外泄而发生本病。

治法方药:对于高血压肾损害早期患者,赵振昌教授在总结前人临证医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认为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及减少微量蛋白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相比较西医降压药物来说,无特殊禁忌症,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赵振昌教授自拟经验方。药物组成如下:山茱萸20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牛膝20g当归20g杜仲30g土茯苓100g炒火麻仁20g大黄15g益母草30g白芍30g醋鳖甲50g肉苁蓉5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丹参30g

方解:君药:肉苁蓉、醋鳖甲、白芍,意在补肾泄浊、滋阴潜阳,肉苁蓉味甘,咸;性温,补益肾阳,益精血,润肠道,醋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白芍柔肝养阴,平抑肝阳。臣药:生地黄,熟地黄,二药同用,滋补肾阴的同时还能补益精血;杜仲,牛膝:补肾泄浊,平抑肝阳;当归,丹参:补血活血,润肠化瘀;煅龙骨,煅牡蛎:二药同用,软坚散结,助君药滋阴潜阳;大黄,炒火麻仁:二药同用,泄浊通便,润燥清肠;佐药:山茱萸:归肾经,有补肾,收敛固涩的作用;益母草:清热利尿,解毒,调经。


结语:高血压肾损害在当下发病率逐渐增高,也成为慢性肾脏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得到医治,转为慢性肾脏病后病情加重,也为患者带来了心理上的痛苦以及精神、经济上负担,赵振昌教授认为本病以虚为主,眩晕日久导致下焦阳亢阴虚,肾主藏精,损伤日久,肾失封藏,浊毒内蕴,水谷精微物质无以运化,精微随之外泄而发生本病。在治疗上应用“补肾泄浊、平肝潜阳”的治疗大法,运用中医中药为患者减轻了症状及痛苦,在中医传承的数千年过程中,解决了许许多多病人的痛苦,中医的辨证施治,中药的配伍,在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副作用,缩短病程上有显著效果,针对高血压肾损害,有中药汤剂口服,配合外用塌渍疗法,中药保留灌肠都有明显的疗效。由此我们更应该注重中医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