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吃什么药好

/ 2

支气管炎吃什么药好

陈雪莲

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白马卫生院 四川眉山 620031

支气管炎主要是受到微生物感染或物理以及化学性刺激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包括急性和慢性炎症两种,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有异物感,多发病与季节交替时期,易发人群为老年及儿童等身体免疫力、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在3%-5%左右,随着年纪的增加,患病几率相应增加,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会达到15%左右,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止咳化痰。

1.支气管炎疾病类型

根据不同的发病原理和症状,支气管炎主要分为这几种:(1)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组织受损;(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管、支气管黏膜或周围组织受到影响产生慢性炎症,一般来说发病时间会持续在三个月以上;(3)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剧烈咳嗽;(4)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本身就是过敏性体质,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5)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病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症状以咳嗽、流鼻涕为主。

2.支气管炎典型症状

不同类型支气管炎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不大相同。(1)急性支气管炎:在初始阶段表现为干咳,一段时间后有咳痰的现象,大部分急性支气管炎自身也患有气管炎,在深呼吸、猛烈咳嗽后胸部有明显不适感,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多在10-20天,少数患者咳嗽时间会持续一个月,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控制,会逐渐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2)慢性支气管炎:发病较为缓慢,病程周期长,患者早晨多以干咳为主,夜间睡觉时有排痰现象,偶尔咳血;(3)毛细支气管炎:早期阶段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类似,发病初期如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在一周左右达到巅峰;(4)喘息性支气管炎:在临床医学上又被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多以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

不仅如此,支气管炎还存在很多伴随症状,大多都与患者本身的并发症有直接关系:(1)如果患者有头疼、头晕、腹泻症状,可能同时伴有呼吸道病毒感染;(2)如咳嗽剧烈、全身发热,可能是因为患者肺部存在支原体感染,潜伏周期长;(3)如果患者喘息明显,基本可以判定为喘息性支气管炎;(4)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病于婴幼儿,如果婴幼儿出现了呕吐、食欲不振的情况,会加大患上该疾病的几率。

3.支气管炎的治疗

3.1急性支气管炎

如果患者咳嗽症状明显,且较为剧烈,可使用右美沙芬等药物,起到缓解咳嗽的效果;如果患者咳痰,可适当使用氨酸氨溴索化痰。总的来说,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快,时间短,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患者无需服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在没有完全了解患者病原的情况下,随意服用抗菌药物可能会让患者出现其他症状。当发现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时,可以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

3.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没有得到及时控制,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一步步加重引起的,在治疗时要本着化痰止咳的原则,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多以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主;想要有效祛痰,可使用复方氯化铵合剂。

3.3毛细支气管炎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症状较轻,对于少部分重症患者来说,当其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可以适当采取低浓度氧疗的方式,与此同时要根据患者毛细支气管炎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法:(1)支气管舒张剂:如果患儿有哮喘高危因素,包括家族史,或者是本身就患有肺部疾病,以及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者,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要进行临床观察,如果在用药后症状仍然不见好转,需要考虑停用;(2)糖皮质激素:可以选择雾化式吸入糖皮质激素,一般来说不建议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患儿憋喘严重,可以采用该方式;(3)抗病毒药物: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4)抗菌药物:如果患者伴随有细菌感染的症状,可以使用该药物进行配合治疗。

总的来说,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包括以下几大类:(1)右美沙芬:适用于咳嗽少痰或无痰的患者,但要控制用药量,一旦超过限制会让患者神经处于亢奋状态,因该药物不适用于有精神病史的患者;(2)喷托维林:适用于干咳患者,在使用药物后的一周内如果病情不见好转,需及时就医;孕妇或仍然在哺乳期内的女性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该药物不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3)盐酸氨溴索:该药物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多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副作用小,不易过敏;(4)桃金娘油提取物:在急性、慢性支气管炎中都起着良好作用;(5)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应对炎症,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上市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三种:布地奈德(BUD)、丙酸倍氯米松(BDP)、丙酸氟替卡松(FP)。

一旦患上支气管炎,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就会急速下降,特别是当季节交替或受到冷空气刺激时,很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这也是支气管炎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不管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都需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护理。在患病初期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在医生叮嘱下服用按时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