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风险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2
/ 2

“互联网 +”背景下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风险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李湘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13

作者简介:

李湘,生于2001年8月,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大学在读,财务管理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20年度第19批大学⽣科研⽴项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C028



摘要:“互联网+”在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信贷产品这一金融工程项目更是借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东方迅速兴起,不再拘泥于传统线下模式。目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主打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受众颇多。然而,由于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近年来关于它们的丑闻频频出现。如何合理规范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营造健康向上的借贷环境是我国如今需着重思考的。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消费信贷 发展模式



  1. 引言

“互联网+”的概念由易观国际的于扬于2012年首次提出。同年,国内学者谢平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李克强总理在发布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由此可见,“互联网+”在金融发展行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消费信贷产品更是借着互联网时代的东风迅速兴起,风光无限。

消费信贷产品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有重要意义。互联网的诞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此前,消费信贷产品仅限于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运营,而互联网允许其通过移动电和电脑运营。目前,互联网消费信贷以现金贷和消费分期作为主打产品。其中,现金贷款以小额贷款和支付宝推出的蚂蚁借呗等产品为典型,消费分期以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京东商城推出的京东白条等产品为典型。为了规范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支付宝推出了芝麻信用,京东商城也推出了白热度,作为信用评估的依据。这两项对我们后续研究如何管理与发展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迅速崛起绝非空穴来风。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部分消费者对消费的渴求以及其自身的收入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的现状。虽然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将部分消费者拉出这一窘境,但仍存在很多弊端。如何做到合理、有效地规范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借贷环境,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1.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存在风险

(一)从借方的角度出发

  1. 利率高

以蚂蚁花呗为例,其利息通俗来说就是分期手续费,分期数不同,利息不同。分三期对应费率2.5%,六期4.5%,九期6.5%,12期8.8%。可以看出,实际借贷成本取决于分期付款期限。当然,蚂蚁花呗凭借着透支额度大、还款方式灵活的特点,没有出现借贷纠纷。然而,某些打着“校园贷”名头的借贷产品却野蛮生长,使得许多大学生深受其害。

以2013年上线的校园贷平台“名校贷”APP为例,其月利率为0.99%-1.49%,与我们上述所提及的蚂蚁花呗利率相比可谓是极低。许多大学生因此被拉入火坑。该产品以极低的月利率为噱头,让用户一开始尝尽甜头,实则到最后却是面临着天价还款。正规的借贷平台本金数是逐月递减的,但像“名校贷”这类产品的本金却不是。不少无辜大学生飞蛾扑火,最终不堪重负,酿成惨剧。所谓的“低门槛、低利率”,实则是不法分子的迷雾弹。

  1. 个人信息易泄露

在信息化发展程度极高的现代社会,进行信息登记已是家常便饭。如今,实名注册几乎成了所有APP或网站的“通行证”。网络购物和外卖平台留下的痕迹将个人信息暴露无遗,本是用于邮递的信息不仅会带来短信骚扰,甚至会被别有用心之人以非法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消费借贷平台尚处于发展研究阶段,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机制尚待加强。

  1. 不良消费观形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愈来愈高,受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许多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中风靡着“透支消费”、“月光族”等观念。许多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在金钱方面过分依赖长辈,缺乏独立自强的思想,在消费行为上存在问题。

(二)从贷方的角度出发

  1. 资金来源不稳定

一般来说,正常的贷款资金来自银行。现在许多互联网消费借贷平台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它们的资金来源是什么?据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平台是靠着“金主爸爸”存活,以给予投资人高额利息为噱头,来赚得投资。投资人因眼红高利息,蜂拥而至,捧出钱财来养活它们。而平台必须定期回馈投资者,这样用户的噩梦就来了。不少用户一旦逾期还款,就会受到来自平台“连番轰炸”,甚至利滚利,导致用户负债累累。平台也未能及时将利息和本金定时返还给投资者,新的纠纷又由此产生。

  1. 信用评分模型不完善

信用评分是指通过构建信用评分模型,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评分和分级。因此,收集客户信用资料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目前许多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存在用户信用信息不完整的问题。以大众经常使用的购物应用——淘宝和京东商城为例,前者以芝麻信用为信用评价指标,后者以小白信用评分为信用评价指标。不同软件评估的信用分值不同,只能根据每个平台提供的有限信息进行评估。所以,各平台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现阶段,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1. 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管理与发展

  1. 扩大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覆盖面

中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于2015年底初步完成网上运营。随着平台的问世,很多不值得信赖的企业和老赖无处藏身,但该平台本身并不能普及到每个个体身上。如今,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是每个成年人触手可及的。为了加强产品的规范使用,保证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扩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覆盖面,关注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实时共享机制,使诚实守信之人一路畅行,使失信人处处碰壁。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

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需要正确地认识当前的金融发展形式和科技监管的必要性。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自身隐患多,法律法规不够,违规成本太低,金融监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加强科技监管规范化顶层设计,将强化技术与现有金融监管政策有效衔接,实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

  1. 杜绝不实宣传与捆绑销售,提高用户金融素养

部分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往往会钻监管漏洞,在网页上发布不实信息或进行模糊宣传,常见的比如对利息进行模糊描述,最终可能导致用户背负天价债款。我国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不得发布虚假广告,广告应当真实合法,虚假宣传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用户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合理使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岩,剌⽂琪,范杰.互联⽹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融,2016(12):50-56.

[2]唐锦欣.基于 SWOT 分析的互联⽹消费信贷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319.

[3]彭⼩辉,王静怡,王坤沂.博弈视⻆下⼤学⽣互联⽹消费信贷决策⾏为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 究,2020,35(01):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