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查分析报告

/ 2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查分析报告

于立杰 冯银江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主体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语文。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本单元主体内容体裁指向均为新闻这种实用性文体,从题材来讲,均以“劳动光荣”为人文主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这一道理。相对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和体验,本单元内容的外延比较大,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一份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级高一年级学生,本次发放问卷1400,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333份。根据问卷收回情况,整合数据,具体情况如下:

题号

问题

选项内容

选项人数

比例

1

下列选项中你最不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

A.茹志鹃《百合花》

A:352

26.41%

B.叶雨婷《“探界者”钟扬》

B:643

48.24%

C.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C:127

9.53%

D.史铁生《我与地坛》

D:194

14.55%

2

下列选项中你最喜欢学的是哪一篇?

A.铁凝《哦,香雪》

A:296

22.21%

B.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B:111

8.33%

C.白居易《琵琶行》

C:706

52.96%

D.朱自清《荷塘月色》

D:216

16.20%

3

你认为哪一篇最有必要学习?

A.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A:307

23.03%

B.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

B:239

17.93%

C.白居易《琵琶行》

C:411

30.83%

D.鲁迅《拿来主义》

D:374

28.06%

4

你觉得对你的未来生活最有意义的篇章是?

A.雪莱《致云雀》

A:258

19.35%

B.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B:451

33.83%

C.郁达夫《故都的秋》

C:198

14.85%

D.韩愈《师说》

D:423

31.73%

5

了解一个人物有两种方式,在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看视频介绍和阅读纸媒文字的人物通讯,你会选择哪一种?

A.视频介绍

A:900

67.52%

B.纸媒文字

B:433

32.48%

6

你对中国曾经经历的“饥饿”状况了解吗?

A.非常了解

A:303

22.73%

B.了解一点点

B:955

71.64%

C.不了解

C:75

5.63%

7

你对计划经济时代“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了解多吗?

A.了解很多

A:175

13.13%

B.了解一点点

B:837

62.79%

C.完全不了解

C:321

24.08%

8

你认为你对“劳动”的内涵的理解程度如何?

A.非常理解

A:288

21.61%

B.一般理解

B:968

72.62%

C.很模糊

C:75

5.63%

9

你觉得劳动教育重要吗?

A.非常重要

A:848

63.62%

B.一般重要

B:396

29.71%

C.无所谓

C:59

4.43%

D.不太重要

D:16

1.20%

E.不重要

E:14

1.05%

10

你觉得高中阶段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吗?

A.非常必要

A:698

52.36%

B.一般必要

B:464

34.81%

C.无所谓

C:105

7.88%

D.不太必要

D:35

2.63%

E.没必要

E:31

2.33%

11

如果你的妈妈是保洁员,你愿意把她介绍给你的同学吗?

A.愿意

A:973

72.99%

B.不愿意

B:354

26.56%

12

你是否赞同老师用劳动的方式惩罚犯错误的同学?

A.赞同

A:884

66.32%

B.不赞同

B:448

33.61%

13

你经常做家务劳动吗?

A.经常

A:293

21.98%

B.偶尔

B:914

68.57%

C.不做

C:123

9.23%

14

你怎样看待劳动对学习的影响?

A.对学习有益

A:733

54.99%

B.耽误学习

B:79

5.93%

C.没有影响

C:516

38.71%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如下:

1.学生现状

(1)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认知基础。

在“你觉得劳动教育重要吗”和“你觉得高中阶段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吗”这两个问题上,认为“重要”和“必要”的同学超过80%;在“你怎样看待劳动对学习的影响”这个问题上,约55%的同学认为“对学习有益”,认为“耽误学习”的只有5.93%;在“如果你的妈妈是保洁员,你愿意把她介绍给你的同学吗”这个问题上,72.99%的同学是愿意的。暂且不论是这是外在的影响还是内在的认知,对于“劳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认知基础的。

(2)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渴求呈现出多元状态。

在“你觉得对你的未来生活最有意义的篇章是”和“你认为哪一篇最有必要学习”这两个问题上,虽然有差异,但学生的选择呈现分散状态,四篇文章占比相对其他问题,还是相对均衡,所以无论是出于文体需求还是内容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渴求呈现出一个多元的状态,这也应该是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一种表现。

(3)从学习兴趣来讲,学生普遍喜欢文学性较强的文本。

在“你最不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这个问题上,四篇文章中《“探界者”钟扬》学生选择的比例最高48.24%,而“你最喜欢学的是哪一篇”这两个问题上,选择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只有8.33%。因此,与文学类文本相比较,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兴趣不浓。

(4)从阅读方式来看,在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学生更喜欢形象直观、简便快捷的方式。

在“了解一个人物有两种方式,在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看视频介绍和阅读纸媒文字的人物通讯,你会选择哪一种”这个问题中学生选择“视频介绍”的占67.52%。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时代相关,学生的阅读方式更加多元,但视觉冲击力强、形象直观的方式还是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实用类的信息。

(5)学生对于与本单元内容相关时代内容知之甚少,与文本距离大。

在“你对中国曾经经历的‘饥饿’状况了解吗”和“你对计划经济时代‘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了解多吗”这两个问题上学生大多数只是了解一点点,了解是认知的基础,没有了解,就难以产生对相应内容的认知,所以学生与本单元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两篇文章的距离比较大,再比如《诗经•芣苢》和《插秧歌》中的劳动过程和日常劳动场景,学生阅读起来是会有隔阂感的。

(6)学生对文本主题“劳动”的体验缺失,内涵理解不深刻。

在“你认为你对‘劳动’的内涵的理解程度如何”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同学停留在“一般理解”的程度上。在“你经常做家务劳动吗”这个问题中,经常做家务劳动的同学只占21.98%,家务劳动只是劳动体验中的一部分,更不用说其他的劳动了,加之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现状,日常学习时间几乎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即便有劳动的愿望,恐怕很难做到。

2.分析总结

结合教材进一步分析总结,有以下几点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

(1)了解少。学生对通讯、新闻评论等相关的文体知识和写作知识了解少,这也是学生社会参与度低的一种表现,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对特殊时代的背景了解少,与文本的隔阂影响对文本真切理解。

(2)体验少。对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饥饿”“劳动”的体验没有或很少,很多内容只是在“知道”层面,很难领会文本中与之相关的深层次的内涵。

(3)矛盾性。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其次学生能感知到本单元实用类文本有其价值意义,但兴趣又不在此。

3.解决办法

(1)构建学习情境

因为学生对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饥饿”“劳动”的体验没有或很少,难以领会文本内涵,因此,如果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走入文本,从而让学生与文本内容产生共情,这样就比较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2)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改变讲读的方式,以实践性为原则,凸显学生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单元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应的背景知识,熟悉不同的劳动场景,走进不同的劳动领域,感知更多的理念和智慧,相信会比讲读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入情入心。

(3)倡导多元学习方式

基于本单元的文本特点和学习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听读结合、视频学习的融入等方式都可以进入课堂,尊重学生真是的阅读体验,尊重现实多元阅读方式的时代背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