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挥班级文化作用增强学生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如何有效发挥班级文化作用增强学生德育教育

梁芳

广东省高州市石鼓镇西基山小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最基础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明确教育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了可以发挥出班级文化的作用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教室更应该重视对班级文化和环境的建设,完善和提升班级制度的建立,在平常的班级文化中要不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习惯,在班级内设置不同的思想道德内容,优化班级的德育主题,给学生增加德育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班主任我将阐述如何有效的发挥班级文化作用增强学生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级文化;学生;德育教育

【正文】班级的文化建设是现在新的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体现了文化是核心的力量,班级文化中有许多很好的教育机会,学生的成绩不是判断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现今如何有效展开德育教育是很重要的,人和环境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所以班级文化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作为班主任主要的责任之一,经过对课堂教学安排,不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健康的心里。

一、德育教育在班级文化中作用的问题

1.1缺乏人性化

在其他一些教室里,学生的成绩单被贴在墙上,并且站着重要的位置,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并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不是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这样对学生德育教育也并没有好的影响,这些考试的分数,反而会困住有些学生的想法,会让一些内向的学生产生自卑的心里,或者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让一些学生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1.2缺乏灵活性

班级里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为了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有文化气息的环境,每个班级中都会设置有关的名言警句、名人名句等条幅。其实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德育教育没有很大积极的影响,而且这些条幅有的甚至只是来应付工作的表面做法,像是举办书画的展览等等,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但是时间长了也不会再去欣赏和关注。

1.3缺乏独特性

很多的班级文化建设都是很相似的,这个就是很大的问题,不管是拉横幅还是贴名言警句,这些展现班级文化展现的都很没有新意,还是使用的传统的方式提现修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些语句更给学生一种学习理论知识的感觉,对学生是一种说教的行为,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就会没办法有效的实现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抽出时间来建设新颖的班级文化展现方式,促进德育教育的实现效率。

二、在班级环境中创建班级文化

2.1运用班级教室的墙壁来体现德育教育的内容

仅仅只是依赖德育课程给,学生传授德育教育是很难完成全面渗入,可以根据现在学生在在的年龄阶段特点,充分的应用教师墙壁,桌子、凳子等物体,有想法的把不同的德育教育内涵渗入到班级文化中去。例如:黑板是班级最中间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就会在旁边贴班规等资料,这个地方应该布置的尽量简洁,只要展现出班级精神就可以。班级两侧的的大片地方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不要只是单纯的贴名言警句,要把图画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展现出生活化的氛围,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写一些认为好的名人名言,采用定期更换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学生对这些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教室后面的墙面也是一个很好展现德育教育的地方,对黑板报的设计也不要太单一,要有活泼感,要有活力,可以针对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来设置,还能设立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地方,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2.2为了创造出德育教育氛围,要保持教室的洁净和整齐

教室教学环境是学生常接触的地方,也是展现班级文化的载体,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舒心,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很好的到达这个目标,先要保持班级内的干净整洁,还有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清洁内容,墙面地面的清洁和桌椅都要摆放整齐,让学生从小就要养成保持班级环境整洁的习惯。如果一个班级没有一个干净的环境,不仅会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还会给班级文化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如:墙面桌面布满灰尘,桌椅摆放的乱七八糟,那么这样打造好的班级文化就会影响进程,班级文化展现的不好也会对学生德育教育有影响。

2.3在班级陈列中增加德育主题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比较广,包含了班级、自身和社会方面的内容,而且学生的成长环境会改变,还要增加学生的诚信、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小学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并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德育的主题选择可以在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中寻找。找到合适的德育主题后,结合班级里的陈列对教室进行重新的设置。例如:教室中桌子和凳子摆放的地方让学生可以看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可以给学生的课桌上设置精美的桌套,让学生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等,让这其成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三、从班级管理方面完善班级文化

3.1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活动开展的进程中,要发挥出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主动,引导学生参加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也要对主题进行精心的选择和设置,主题选择、内容方向等都要进行合理的设置。与学生阶段性的心里特点进行组织有意义的班级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让班级活动文化成为展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班级活动要把德育元素渗入其中,用简单的方式和学生身边日常的事情成为有德育教育价值的活动。例如:在下课期间,让学生不断养成健康的活动意识,放学之后分组打扫好教室的卫生,摆好桌凳,养成清理班级的好习惯,在规定的日期升旗,让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3.2了解学生阶段性特点建立班级精神

对小学学生心理的特点,可以采用先说后做的德育教育的引导。在班级建设之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如学生想要一个怎样的班级,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然后让全班学生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一些品格。班级精神要集聚班级的主要力量,使学生集聚起来的,所以,要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展现班级精神,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班级精神,让德育教育得到发展。

3.3完善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班级制度得到落实,才能被班级中的学生得到认同,才能发挥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逐渐自主的管理班级日常。以促进学生道德和品质发展为目的制定班级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不仅只是对班级进行规范管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有引导作用。有一个好的班级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个学生的事情,是全班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结语】总之,小学的班级文化与德育教育间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讲,班级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坚持和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充分运用班级文化来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观念,推动德育教育。作为班主任对增强学生德育教育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在班级文化中学习德育文化,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为之后培养优秀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君智.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考试周刊,2020(79):107-108.

[2]石昕.关于小学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2):109-110.

[3]蒋有民.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