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分析

曹会彬

资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容器育苗技术已经开始在林业发展中得到应用,这种技术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帮助林苗快速成长,具有能够让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加强对根茎的保护,减少周围环境对苗木的影响等优势。本文主要从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上的优势入手,然后阐述容器育苗在林业育苗中的关键环节技术,最后说明容器育苗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林业育苗 容器 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推进林业建设的进程,增加我国绿地面积,这样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育苗的需求。容器育苗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外壁和无外壁育苗。外壁育苗就是将培养基放置在容器内部进行育苗,无外壁育苗就是利用泥土和肥料进行育苗,这两种方式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到林业生产中的优势

1.1.节约成本

使用容器进行育苗,在每个容器当中,所培养的种子数量大多为1~2颗,这样的方法就使得种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而且更加有利于后期的种植,提高种植速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育苗工作效率。

1.2.采取营养土种植

容器育苗技术主要是通过培养基进行种植的,培养基中具有一定的养分,具有充足的水分,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满足育苗过程中苗木对于养分的需求,能让苗木在充足营养的环境下进行生长。

1.3.摆脱环境的影响

容器育苗技术是在特定的温室或者是大棚中进行种植的,这相对比与露天育苗要更加具有优势,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气温如何变化,都不会对苗木造成影响,这样的方法也能够进一步增加苗木的存活率。
1.4.根部保护提高成活率

育苗工作中,苗木的根部是非常重要的,在容器中生长的苗木因为根部与外界相隔绝,所以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就大大提升了苗木的存活率,还能够避免苗木在栽植过程中的缓苗期。

2、林业育苗现状分析

在原有的林业育苗技术方法应用实践中,大多是选取辣椒管、蜂窝纸、塑料袋等承装黏土,此类传统化育苗技术应用实践中存有诸多问题。比如卷根、偏根、苗木根系过细等问题。此类现状难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发育,对我国林业产量具有较大影响。育苗技术应用不合理将会导致苗木整体产量难以提升,苗木培育质量受到影响。林业育苗技术应用高效化应用能全面提升苗木种植质量与产量,对我国林业育苗状态具有较大影响。在林业育苗中,不能片面判定容器育苗技术应用能对苗木根部进行有效保护,提高造林成效。容器育苗技术应用主要原理就是对幼苗根系组织进行培养,促使根部生长中能达到平衡状态。在苗木培育中,对苗木根部会产生相应影响。当根部受到伤害,将难以提升造林生产目标。当前有诸多容器停止应用。各类育苗容器容易分解,穿透性较高,比如应用较多的育苗容器Fertiss无纺布育苗容器。其次,压缩饼圆形育苗容器属于新型容器,近年来林业育苗工程中广泛应用。由此能得出,当前要注重对传统育苗技术应用集中创新,建立全新的育苗技术应用体系,提高苗木生长成活率。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各项育苗技术应用在逐步创新,能全面推动林业工程稳定建设发展。

3、容器育苗技术应用探析

3.1、林业育苗技术应用概述

林业容器育苗技术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育苗应用技术,此项技术育苗成效较高、育苗成活率较高、消耗成本较低,实用性较为突出。林业容器育苗中常用的容器就是Fertiss无纺布容器,此类容器生产主要是通过机器进行外形模体构造,通过焊接布缝技术应用实施加固。补充一定介质能促使其有效粘合,之后通过自动化电子控制设备基于气动锯片进行切割处理。在制作中要注重对进料孔基本规格尺寸进行控制,选取对应尺寸的容器,这样能有效满足林业育苗发展需求,促使各个生长阶段的幼苗与相应尺寸容器有效对应。在容器制作过程中,基本长度主要是受到自动化电子设备推进参数影响,基于参数设定能获取相应长度的容器。在育苗阶段,为了保障幼苗种植培育中能建立良好的愈伤组织,要对苗木体外茎中断水分补充。在Fertiss无纺布容器育苗中,幼苗根部能得到自由舒展,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缠根情况,培育的幼苗能有效适应区域土壤环境情况,可以有效吸收充足水分与养分。

3.2、基质配置与播种

林业育苗中的基质是除了幼苗之外的物体统称,其中含有幼苗生长中必要的养分与水分。基质外部形态为胶状透明物体,在基质实际配置中要保障多类物质能有效混合,确保单位体积中各类物质实际含量相同。基质中水分要保持均匀,能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播种过程中要注重选取针对性播种方式,正常情况下可以选取点播与条播。在实际播种中要注重对种子基本发芽能力进行分析,判定最合理的种植穴种子数量。针对特殊处理种子,其具备较强的发芽能力,正常情况下各个种植穴种植一粒。对于部分生长发芽能力较差的种子,正常情况下各个种植穴种植2至3粒,这样能促使幼苗发芽之后能全面分布在基质表面,养分能均匀吸收。

3.3、科学化施肥

在容器育苗操作中,基质主要是由水分以及相关营养物质组成,幼苗生长营养主要是源于基质,基质中含有的肥料就是基肥。在实际育苗中,幼苗生长要补充充足基肥,还要搭配其他肥料。容器育苗中基肥在基质配置中,要注重均匀调控。在实际播种中对种子播种间距进行控制,这样能为种子正常生长提供基础养分。除了基肥能补充营养,还要注重追施充足肥料,在肥料追加过程中要注重对肥料吸收方式进行分析,选取最合理的施肥方式。比如在微量元素补充中,幼苗对基质中存有的微量元素吸收效果有限。所以微量元素不会添加到基肥中,要注重搭配叶面喷施方式进行。各类生物肥料在容器育苗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生物肥料能保障幼苗稳定生长,提高幼苗生长成活率。生物肥料施肥中主要是选取菌根真菌接种技术,对菌根肥料施肥时间进行控制。种子发育成熟之后,生长为幼苗,幼苗稳定生长能促使根部快速生长,幼苗与菌根之間能建立共生发展关系。

3.4、容器育苗安全越冬

冬季自然气温相对较低,将幼苗放置在容器中自由生长会导致幼苗受到冻害侵袭。当前要注重将幼苗实际生长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当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幼根在容器壁位置会受到冻伤。导致幼根生长功能丧失,幼苗生长养分仅仅只能通过老根进行补充供应。受到老根营养吸收能力影响,幼苗实际生长速度会受到较大威胁。所以在自然气温降低前要注重对育苗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在特定设备中有效保养,将植物控制在规定环境中培育。

3.5配置营养土,加强管理

育苗容器中的营养土需要根据育苗种类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有所不同,但是必须具备的就是营养土需要保证一定的透气性,具有充足的水量,并且其中并没有病虫害等威胁。需要将营养土放置在塑料容器中,占据容器的90%左右。开始播种前所使用的种子,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应的要求,要做好浸泡种子、消毒等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生长的质量。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在每个容器中放置2个左右的种子,根据种子大小进行覆盖,大约厚度为种子的2倍左右覆土,保证看不见种子。在播种完成后,要使用充足的水进行浇灌,保证种子都处于湿润状态,可以使用相应的容器控制水量,避免水量过多影响种子生长。等到出苗之后,要定期进行浇水,保证泥土的湿润,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每一次浇灌都要保证水量充足。在苗木生长的后期可以减少浇水,在苗木出苗前不能浇水。在这期间要将温度控制在18℃左右,相应的进行定期浇水、加热等方法,起到温控的目的。

4结束语

综合上述,当前为了能进一步加速区域林业生态建设,要注重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做好育苗管控工作。目前从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实践现状中能得出,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周期较短、培育效果较好等,在容器育苗应用实践中要注重对此项技术进行逐步创新,全面强化育苗成效。

参考文献:

1黄如顺.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122.

2赵如龙.浅析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J].种子科技,20193702):36.

3贾树龙.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J].种子科技,2019370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