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倾听行为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行为的策略

牛林霞

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 456592

摘要:小学生普遍存在上课不会倾听的现象,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教师就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倾听特点,审慎地选择有利的教育时机,运用有效的策略,还要细心观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行为习惯。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倾听 习惯 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放过每一个时机,严加训练,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一、课堂上小学生的倾听现状

1.小学生接收老师信息时缺乏安定性和参与性,在倾听时不能够及时安静下来,迅速进入倾听状态,也不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在接收同伴信息时缺乏包容性和连续性,以自我为中心,对同伴的回答漠不关心,缺乏耐心。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整个倾听过程容易中段,易受同伴或环境的干扰。

2.小学生在理解老师信息时缺乏安定性和参与性,出现的倾听问题为缺乏针对性倾听和正确性倾听,表现为对核心内容把握不够,不能有针对性的对言说内容进行梳理和提取重点内容,不能正确领会言说信息的意思;在理解同伴言说信息时出现的倾听问题为缺乏赏悦性倾听和分析性倾听,表现为倾向于找错,不能深层次思考和理解信息。

3.小学生在回应老师信息时出现的倾听问题为缺乏批判性倾听和生产性倾听,缺乏探究、反思、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精神;在回应同伴信息时出现的问题为缺乏关联性倾听和互助性倾听,对同伴已经表述的观点不能进行补充、质疑或分享自己的观点,发现同伴有困难时不能及时伸出援手。

4.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课堂教学乏味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课堂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引起小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不良倾听行为的客观因素。

二、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

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行为习惯,我们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倾听理解力、倾听回应力三个方面着手。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注意力。

一是要运用强化机制,培养倾听注意力。尤其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奖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非常有效的强化刺激。在实行强化行为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刺激信号对应什么行为,比如说老师的注意、微笑、赞扬对应的是专心听讲,老师的小红花对应的是安静认真的倾听,以及倾听之后的反馈。只有强化的刺激和学生的行为对应的越明确,小学生倾听注意力的塑造才会越成功。二是注意课堂倾听意识和倾听方法的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对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倾听意识和传授具体的倾听方法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学。三是要激发学生课堂倾听的兴趣。为了使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倾听的乐趣,教师需要利用契合学生兴趣的文本、语言、图片、音乐等教学材料,来增强小学生课堂倾听时的专注力。教师还需要熟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当代生活中能够激发小学生兴趣的事物,尽可能多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爱好,在课堂倾听教学中控制情境的变化,通过调节课堂教学中的氛围,来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倾听兴趣,例如多媒体的使用、幽默的语言、实物演示等情境刺激。另外由于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师要注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倾听兴趣,使课堂教学保持活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倾听效果。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理解力。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耐心倾听,领会倾听到的内容。在培养小学生领会发言内容核心意思方面,教师可以多做针对性的练习。比如说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演示出来,让学生体会其中隐含的教学信息。二是培养学生的倾听串联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串联能力,应该聚焦于学生在课堂倾听时,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对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反思性经验进行串联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串联的关键是倾听者的回应,要建立在和发言者同一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生独立串联发言者的说话内容之外,更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在小学生还做不到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教师非常有必要介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具体方法的指导。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的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有老师或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大家根据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串联反思和反馈,不断生成精彩的想法和观点,由此培养学生的倾听串联能力。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回应力。

一是赋予学生倾听回应的任务。在赋予学生倾听回应的任务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倾听之前提出明确的回应要求,比如仔细倾听,然后指出同学发言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同学的答案和你的答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听完之后复述或者总结发言内容的要求。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倾听回应时,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深入交流,进行更加共情的倾听,共同完成教师赋予的倾听任务。二是以身作则,树立积极回应的榜样。教师的回应内容必须要有建设性,不管是表扬还是纠错都不能只是简单的用对或错表示,还应附加一些具体的建议、评论或总结之类的话语,以期回应具有深度,为学生的倾听回应作出示范。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倾听回应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倾听反馈。

4.教师要做好课堂调控
    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用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们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课堂上,我们的情感容入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喜爱与渴求。
     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③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科学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④教师学会倾听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教师在采用解决小学生课堂倾听问题的对策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倾听智慧,引导小学生学会倾听,进而师生、生生之间达到真正的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知识和情感上碰撞出倾听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徐冬茹.浅谈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5(2):30-31.

[2]姚瑶.理解应从倾听开始: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4).


此论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课堂倾听行为观察研究》(编号:2020YB0963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