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以驻青高校为视角

/ 2


青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以驻青高校为视角

王永超 陈丽华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临沂, 273400




一、驻青高校推动青岛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构想

青岛因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得名,古称“胶澳”,是中华大地的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勤劳朴实的青岛人民创造了像胶州秧歌、茂腔、胶东大鼓、孙膑拳、平度草编等丰富灿烂且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据官方统计,截止2020年青岛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4个、省级55个、市级167个。

随着青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愈发呈现科技化趋势,过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式微。2016年3月,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通过“深度学习”打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标志着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集合、规则、约束固定的问题中,基于算法、数据、算力,结合体力和心力优势,有望高效率的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修复、制作、体验、传承、创新等多项难题。当前青岛的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发展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我们创新发展青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难得机遇。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驻青高校根植青岛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分别规划设置了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机械与电子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神经认知、人体机能、人体形态学等人工智能基础学科专业,同时上述高校与青岛市大数据发展联盟、360、华为集团、浪产集团等大数据产业平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驻青高校每年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毕业生近一万人,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推动AI/AR/VR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及产业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驻青高校可充分发挥人才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加快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交流、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青岛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传承平台,为青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贡献一份力量为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更好地助推青岛在文化强市建设中抢得先机。

二、驻青高校推动青岛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意义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在时间长河里划过悠长的里程,同时这种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发展脉络,是民间社会的细胞和骨骼,构筑了璀璨厚重的青岛文化底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逐渐式微。正是基于对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现象及其本质的思考,本课题聚焦驻青高校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关注文化一脉相承,以人工智能为视角,以驻青高等院校非遗传承的实践为分析样本,尝试在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现实困境和传承方式变迁的基础上审视人工智能视角下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机理和功能价值。探索一种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企合作、普及推广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从新时代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从未来的高度去认知民族传统,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要求出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语音识别、立体感知、模型修复、数字还原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青岛优秀传统文化的张力与价值,为青岛文化强市建设增砖加瓦。

  1. 驻青高校推动青岛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建议

青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面临着断代失传、工艺创新瓶颈等传承危机,目前传统传承保护方法尚不能完全承担其传承创新的重任,迫切需要拓展和丰富传承非遗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职业学院高等驻青高校在教学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天然优势,通过虚拟显示技术、人体感知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等方法可以实现叠加虚拟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为非遗文化进行展览介绍;实现对残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修复还原原始摸样,进行存储、研究与展示;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和体验以及便于进行立体感知感受这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是落脚点。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完善学科布局

支持驻青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完善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智能系统等相关方向建设。[9]对数据系统进行重新定义和审视,实现定制化的输出。现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工业化社会,对于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越来越少,智能语音机器人通过算法计算与特殊训练得以进行人体仿真语言的提问和回答,利用区块连、云计算的优势,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民众呈现所要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强化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速度。

2.加强校企合作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加强与青岛市大数据发展联盟、360、华为集团、浪产集团等大数据产业平台的合作关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非遗知识库。[2]目前青岛市统计在册的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已经236项,种类多样,相关的图片、文件资料日益增加,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对其进行归类、整理、识别和鉴定,然后对其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建立起科学的数据库。确保非遗资料得以完整的保存和数字化存档,同时也民众查阅相关的非遗资料,进而有利于社会大众对青岛非物质文化的充分了解。

3.加强科普基地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基础领域的知识成果结晶,尤其是注重教案、教材和线上开放课程建设,特别是数字运维、代码编码、图像识别、语义理解、拓扑关系识别、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教材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响应三全育人和终身学习的号召,与青岛市科技馆等机构合作,开展与学校、企业、志愿者组织等的科普宣传,将人工智能促进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的知识面向青岛百姓进行普及,形成广大百姓爱非遗、学非遗、护非遗的局面。

驻青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挽救非物质文化所面临的危局,让我们得以从新时代的角度去看待青岛非物质文化,从未来的高度去认知民族传统,从国家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要求出发,通过驻青高校人工智能这个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来挖掘、修复、展示这一系列文化传统,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为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人工智能实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引领临非物质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7,(6).

[2]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7(6).


本文是2020年度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NDJY-03。2020年度青岛市社科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DSKL20012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