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

黄纯青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滦南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滦南, 063500

摘要: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工程,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农网改造,这对三农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电网的支持,电力的发展关系到各个领域,因此电力是国家的重要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电力的生产、配送、运输。保障电力的安全性能,减少电力的安全事故发生,有效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保障电网的合理运行,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关键词:配电线路;施工;问题;措施

1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上的不足

1.1桩位的复测偏差

桩位的复测偏差这是在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偏差需要有一定的有效位数,必须合理的进行偏差控制,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们之间缺乏技术上的有效沟通,往往会导致在桩位的复测工作当中,复测的结果与施工图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因为对杆中心的高度缺乏足够的重视,最终造成在交桩的定位过程当中会产生很严重的偏差。再加之施工人员们在对桩位进行复测与施工的时候,并不会立即拔除那些废桩位,导致施工的工作人员把那些废桩位当作杆塔的中心,出现一些操作上的失误。

1.2基础施工做的不到位

基础施工是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首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因为环境与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基础施工的质量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对基础阶梯进行开挖的过程当中,因为对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排水作业问题的疏忽,导致地基的承载力的下降。其次因为没有对那些软弱的地基进行一些基坑上的支护,导致工程的塌方。最后在对基坑进行掏挖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地依照施工图来进行施工,更为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孔壁的坍塌。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完成,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2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2.1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活动

对所采用的施工图要严格地进行审查,且还要校核其能否满足当地的天气要求。在进行施工活动前也要做好相对应施工的方案,并且还要设置好物资的储存地点等。

2.2把好物资地入场关

所有的物资都应该要开箱验收,检查外观无明显的损伤时,抽检并试验一些绝缘子,测量导线的导体截面,必要的时候还可委托有资历的一些检测单位检测,严把物资的入场关,并把其存放于相应的安全的地方。

2.3基础测量、复测、分坑

该环节关系着配电线路的位置是否准确的关键所在,如果测量的不够准确就会影响到后续一些环节的精确度,影响到相应的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到整体的进度。在进行基础的测量的时候既要依据施工图纸上的设计要求,又要与实际的地理地质环境相结合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还要审核分析结果。

2.4基础的施工技术

配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是指对杆塔的地下部分进行的施工。基础施工是稳定杆塔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只有基础施工的质量过关,才能保证杆塔不会发生变形或是倾倒。基础的施工方式有阶梯型基础、岩石嵌固基础、联合基础、复合式沉井基础、大板基础等。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选择何种方式要依据各自自身的特点与地理的环境来确定。比如岩石嵌固的基础施工的费用就比较低,同时还具有比较强抗拔的承载能力,故适合没有覆盖层或者覆盖层比较浅的那些强风化的岩石地基;阶梯型的基础使用模板进行浇制,基础底板要刚性抗压,比较适用于各种塔型及各类地质,但因为其埋置得较深、混凝土量比较大,所以它并不是很适用到有流沙的那些区域当中去。

大板的基础的特点是底板比较薄、埋深较浅、底板较大,与阶梯型基础相较其钢筋量的使用多,不过它也有很多的优势,如埋设并不是很深,且较适合开挖,尤其是活动较灵便,较适合用到那些基坑不容易成型的塔位;联合基础的特点是埋深比较浅,四个基础的整体浇制,基础底板要承担弯矩,底板和纵、横向要加配筋,但其设计的不易成为系列,同时施工较烦琐、材料的用量较大,较适合基础的根开比较小而且基坑较难开挖、板式的基础的上拔土体的重叠软弱的土塔位;复合式的沉井基础的上部分是方型的台阶基础,下部是环形的钢筋混泥土的沉井,主要是针对那些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软土的地基,复合式的沉井基础是浅基础,其沉井的直径约为2.5m,基础埋深一般约为4m,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应注意水位较高时会对混凝土的浇注造成的影响,应用井箍把外围的水隔离开之后,用水泵进行抽水的同时要先填充一些大块的石头之后再进行浇注。

2.5杆塔技术

杆塔在线路当中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在施工中应认真的选取其构造及样式等。预应力的混凝土杆适合在便于运输、施工以及丘陵、平原的地区,应该逐步地淘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铁杆主要是用于垂直档距很宽,且条件不好的一些地方。两种重要的杆塔组立的方式是分解组立与整体组立。组立钢筋的混凝土杆通常是应用整体组立的方法。杆塔进行组立之后需要对基础进行夯实,并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调整。

2.6架线技术

10kV架线施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施工:①紧线施工。在进行紧线的施工过程当中,极易出现悬垂的绝缘子偏离于中垂位置的这种情况。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对弛度进行观测与计算的时候,忽略了滑车自身的摩擦力。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在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摩擦的因素,并且对弛度要进行调整。②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连接。在进行连接的过程当中需对线路的架设方面进行充分地考虑,它可以对线路的安全及可靠性产生很直接地影响,必须给予重视。一般情况下,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爆破压接、液压连接及机械钳压。采取爆破的连接方式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不可使用含有金属的雷管,以防产生爆炸对施工人员们的人身安全会带来威胁。也不可以对导爆索进行用力地猛拉,避免因为震动会发生爆炸。③附件的安装。附件的安装过程当中应该控制安装的时候的力度,以防内部的齿轮出现咬合问题,隔离开关的安装时应该在动静触头的地方涂抹上润滑油,以防开关发热。

2.7验收

对杆塔的基础需要进行中间验收,因为农网的施工点较多、面较广,这项工作就会极易被忽视,需要运行单位按照属地的管理原则去进行;对跨越铁路、公路、河流及电力线路或者弱电线路的,应该按照规定进行测量导线对地或是与跨越线路之间的距离,杆塔是不是垂直于地面,弧垂是不是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对线夹进行安装之前,是不是使用铝包带进行的包扎。在进行验收的时候需要做好记录并把原始的一些施工记录所形成的一整套的竣工资料移交给运行单位。

结束语:众所周知,配电线路能否合理有效的运行,关系到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以及社会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社会发展有效,经济繁荣昌盛,必须要认真地开展与之相关的品质建设工作。此项活动是一项非常繁琐的项目,它牵扯的行业十分宽,要想确保品质合理,就要深入的分析活动中对品质有影响的各个细节,只有确保细节合理,才可以确保整个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勇.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8,47(11):174-176.

[2]宋璞,宋叶琳.农配网工程施工现场勘察及作业过程安全管控[J].安徽电力,2018,35(2):26-28.

[3]耿义冬,孙莹.浅谈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不足点及改进措[J].民营科技,2017(11):74.

[4]陈昭.农网改造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7(19):250.

[5]杨绍武.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及对策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