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1 杜庆玲, 2 刘瑞

1 定边县引黄供水建设服务中心 陕西省榆林市 718699 2 定边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省榆林市 718699

摘要:水是人类一切生产和发展活动的基本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由于水质的复杂性,也造成了很多疾病。若长期使用各种细菌或未经适当处理的水源作为日常饮用水,长期使用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甚至某些恶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等。

关键词:城乡供水;建设;管理

前言

城市和农村地区供水一体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实现水资源二次平衡的作用。城市和农村的供水发展过程不同步,供水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分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的优化建议。

1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概述

构建美丽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主流。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日益受到重视。相对于城市供水管理体制,农村供水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综合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城市和农村的供水一体化是供水集中和集中发展,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城市和农村供水一体化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第一,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中对农村供水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供水一体化进程还比较缓慢;其次,农村供水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工程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用水安全问题。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供水工程管理和运营不合理;第四,农村供水工程项目投资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搞好建设与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无疑至关重要。

2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村供水支持力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尽完善

农村供水保障在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中表现突出,但支持力度不够。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方面还处于建设阶段,管理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缺陷,供水工程建设对城市供水支持力度不够,与一些农村地区现有供水工程相比,两者在供水安全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而在偏远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较少,供水工程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供水点偏僻,属于小型集中供水。给水管道长度长,施工难度大,运行费用高,水质监测管理滞后,工程造价高,是供水工程建设的难点。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供水水质检测设备缺乏,工程、设备达不到高标准,许多供水基础设施设备陈旧,饮用水供应流程简单化,难以保证供水安全。因此,水资源供给的动力不能满足需求。

2.2农村供水工程不尽完善,存在供水安全问题

城市与农村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需要科技支撑,以实现供水系统的自动化,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农村供水一体化工程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条件,造成农村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理模式不规范。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设备故障、超负荷或不正常运行、水质污染严重、供水质量隐患等问题。

2.3运营与管理机制不尽完善

随着城市和农村供水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供水问题也有所改善。城乡供水、水利一体化项目资金运行不合理,水资源管理存在漏洞,各地区的水价无法严格控制。实践证明,供水工程的总费用和资源消耗较大,但仍需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供水工程的良好运行,后期运行管理过程必须加强管理与控制。

2.4农村供水工程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

农村供水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和建水地区群众自筹,同其他社会资金一样,参与程度不高。城市和农村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和管理成本难以依靠单一的财政投入来支撑,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漏洞,导致供水工程资金利用不足,效率低下,整体上处于资金短缺状态。但是,在供水工程建设中,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所在地的居民自筹资金的原因,往往是村民不了解有关政策,部分居民对供水设备不了解,不了解水价,难以得到村民对供水一体化项目的支持和理解,筹措自筹资金更加困难。

3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的优化建议

3.1优化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模式

要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就必须寻求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途径。保障城乡一体化供水,确保工程运行可靠,是基于对其经济性的考虑。根据城乡供水建设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对城乡供水水源、水源分布、管网结构及各地区建设方式进行了研究,着重于提高供水可靠性,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源达标。以此为基础,优化供水管网设计、水厂选址和布局模式,探索适合区域发展和开发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

3.2优化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的布局模式

城市和农村综合供水工程建设,应充分利用原有水源地,在原有城市水厂扩建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实现邻近城镇集中式供水,考虑到其适用条件、管网布局特点及供水方式的适用性,可推广为模式。乡镇以新建和扩建原供水点为主的多源供水系统,应共同发展,充分把握其适用条件、布局及特点,优化城乡供水布局模式。从保障供水需求和水质安全两方面出发,对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投资、用电量、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到了适合城乡一体化供水的供水管理模式。

3.3着重解决城乡一体化二次供水问题

城市和农村的供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二次供水管理就是其中之一。从供水总体规划来看,城乡一体化供水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设施不合理、水质隐患等问题。所以,供水过程中还需要以确保饮用水质量安全为指标,全面降低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风险。对管网末端饮用水的水质是否达标进行研究,确保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并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严格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更需要保障。

3.4注重运营管理,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和供水工程建设地区居民自筹资金,渠道单一,资金有限。作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主要起点,自来水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如此巨大的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资金和财务问题,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尤为突出,必须重视。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应创新农村供水基础设施、设备和资金投入方式。水供应计划也要注意运行管理。若成本过高,将会给供水企业带来损失。在供水企业中,很难集中力量保证供水,保证水质,保障水的安全,提供优质饮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价管理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但由于经济发展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当前农村供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还很难与城市发展同步。所以,后续的供水工程建设也需要增加农村供水工程的投资,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总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正处于建设阶段,运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后续实践过程仍需不断借鉴发展经验,以解决问题为基础,逐步实现建设管理、完善机制、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目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各种疾病增多。根据调查显示,一些经济落后、水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各种癌症和肿瘤发生率较高,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质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和管理已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伟,周维博,李文溢,何庆龙.水资源效益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耦合效应分析——以洛川县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03):39-44.

[2]李盛,孔琼菊,曹腾飞.金溪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智能管网监测系统应用小结[J].江西水利科技,2017,43(06):449-453.

[3]杨亚伦,戴梅.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规划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7(0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