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油井偏磨的几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8
/ 1

对油井偏磨的几点分析

张书慧 曹蔺茹 商勇

中石化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 山东德州 251507

摘要:对于投入开发时间早的油井,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油、套管容易变形老化,随着斜井、侧钻井的逐年增加,后期容易演变成偏磨井。偏磨日趋严重会造成作业频繁,免修期短,这不仅会造成成本超支,还会影响油井的寿命。本文主要分析油井偏磨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治理偏磨井的措施,期以为培养健康长寿油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井;长寿井;偏磨因素;治理;井斜;油井工况

一、偏磨现状概述

偏磨严重造成油井停产,而且油井维护工作量逐年增加,大量管杆材料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从偏磨深度范围来看,直井偏磨以杆柱中下部偏磨为主。偏磨以油管漏失,丝扣磨损,抽油杆接箍偏磨断脱为主。

二、偏磨机理分析

1、井斜使偏磨成为必然。造成井斜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井斜、人工井斜和地层蠕变等。自然井斜:在钻井过程中一般认为井斜角小于30为合格,为了控制井斜增大需多次纠偏,形成多个拐点。由于并斜角的存在和方位角的复杂变化,从形态上看,井身轨迹在空间上是一条螺旋状曲线,杆管的多点接触,多点偏磨不可避免。人工井斜: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和油田开发的需要,人工定向斜井越来越多,一般来讲,造斜点越浅,井斜角越大,则此处的倾向力越大,偏磨越严重。人工定向斜井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另一方面也对采油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层蠕变:由于地层应力方向及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性,加之多年的强采强注,井况进一步恶化,形成“拐点”,是引起偏磨的重要原因。

2、井液特性加剧偏磨。一是含水上升的影响。随着老油田开发的不断延续,产出液的综合含水逐步上升,由油包水型向水包油型转换,于是杆管表面的摩擦润滑剂由原油变成了产出水,失去了原油的润滑保护作用,导致抽油杆与油管内壁磨损速度加快。二是腐蚀的影响。产出液中含二氧化碳、硫化氢和铁质,以及腐蚀性离子和细菌产物,导致管杆腐蚀,有如下的化学反应式:

CO2+H2O=H++HCO3-

Fe+H2S=FeS+H2

CO2含量越高,产出水中的H+越多,PH值越低,产出液呈弱酸性,腐蚀性增强;产出液中的H2S和H+,对管杆产生氢脆腐蚀。由于PH值越低,H+含量越高,与产出液中的Cl-产生化学反应:

H++Cl=HCl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强腐蚀性的体系。当抽油杆表面因疲劳产生微裂纹时,采出液在微裂纹中形成化学腐蚀,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裂纹前沿始终保持新金属与周围液体接触而不断腐蚀,并形成氢脆,最后导致抽油杆断裂和油管磨漏。偏磨与腐蚀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作用,互相促进,二者结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三是油井结蜡和油稠的影响,油井结蜡使结蜡点以上抽油杆,下行程受到的阻力急剧增加,产生弯曲偏磨:油稠使抽油杆上行和下行阻力均增大,对其运动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加剧偏磨。四是油井出砂加剧管杆偏磨。

3、抽油机井工况特性决定偏磨不可避免。根据抽油机井工作特性和受力分析,形成了以下三种理论。一是屈曲理论。在抽油生产过程中,抽油杆柱受轴向压力的作用产生失稳弯曲,弯曲的形状与轴向压力大小有关。下冲程时杆柱受到的轴向压力主要来源于泵筒与柱塞间的摩擦力、凡尔的过液阻力以及杆液间的摩擦力。计算表明,在泵上端的杆柱受到的轴向力最大,向上到中和点轴向压力逐渐变小。二是振动理论。抽油杆柱的变速运动及承受的交变载荷,使抽油杆柱产生振动,加剧偏磨的程度和范围,特别是在中和点附近,振动将增加轴向压力,导致中和点上移,扩大了偏磨范围。同时将增加抽油杆弯曲冲击的动量和冲量,加大了偏磨的程度。三是侧向力理论,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杆柱所受到的侧向力主要来源于粘弹性液体产生的法向作用力。轴向压力及振动产生的侧向作用力,在以上诸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下,使偏磨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综合治理对策

对偏磨井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形成以“扶正、加重、锚定”为主导的偏磨井综合治理技术。

四、结语

油井的使用时间一旦变长,油、套管就容易变形老化,自然井斜、人工井斜和地层蠕变会导致井斜的产生,再加上含水量、CO2含量、结蜡油稠等井液特性,以及工况特性等因素都使得油井偏磨成为必然。偏磨危害很大,且形式多样,所以在实际作业中,需要借助以“扶正、加重、锚定”为主导的偏磨井综合治理技术对偏磨井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汪郁,加强偏磨油井治理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J] 中国科技博览 2010(1):156-156

[2]孔磊,加强偏磨分析治理培养健康长寿油井[J] 中国化工贸易 2015 7(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