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探

宋文玲

身份证号码: 3709021979****1282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国内目前很多城市都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发展,城市内部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及发展压力,要想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整个城市发展就需要不断扩大自身的面积,提高开垦力度。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形势,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措施,综合实际情况考虑之后进行适当规划,这样才能够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关系初探

引言:土地规划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增强土地利用率,高效开展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建设是经济体制改革、行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以此为基础,对城乡规划进行统筹、调控,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方案,既能避免土地资源的无端浪费,也能保证城乡经济的平稳增长,真正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为此,笔者特意凭借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的实施发表几点新的看法。

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相关性
  1.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需要在规章制度下开展
  为了提高城乡发展效率和质量,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工作所涉及的土地资源数量必将日渐提高,但是管理部门不能将此当做无秩序利用土地资源的借口,而是需要在规章制度的引导下开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工作。目前,我国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进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行旧城改造,一种是进行新城建设,上述两种方式也是土地征用的常见方式。为了缓解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矛盾,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在进行土地征用时选择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例如,针对土地资源较为稀少的大城市和发达城市,可以尽量应用旧城改造的方式进行土地扩张;针对发展较为落后和农村占比面积较大的地区,可以应用阶梯式增加耕地的方式进行新城建设。
  1.2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共同目标是土地管理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两项工作的核心均是土地管理,而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终极目标则是推动城乡结合。因此,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双方部门需要就土地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和协调,使其能够在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为了实现上述建设目标,我国现在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应用了“增加挂钩政策”,以此来强调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政策也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的土地管理政策,其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农村耕地土地利用率的方式,将村庄中原本分散的农民聚集到一起居住,将零散的农村土地整合到一起,以此来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而村庄和耕地也能够得到统一管理。实现统一管理之后,农村发展水平将会得到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而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也会明显缩小。

2、土地规划管理的作用

2.1土地规划管理对于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因此,如何利用正确的手段对其进行规划是国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土地的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完善经济结构,增进各个地区的产业以及经济的协调性,还能够通过对农田基本结构以及使用面积的保护,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因此,土地规划管理对于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2.2土地规划管理对于加强土地用途管理的作用
众所周知,土地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对于我国来说,全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加强土地用途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土地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加强土地用途的管制,而要想对土地用途进行管制,应当首先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通常来说,土地资源可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用地三大类。如此一来,便能够为土地的利用提供方向,为人们利用土地资源做出了正确的引导,进而加强了土地用途的管理并且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3促进土地规划与管理制度的完善
土地规范化管理能够对土地的利用进行规范,除此之外,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实行对今后的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土地规划通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时期,实行的方案也大不相同,因此,前人提出相应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后人可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对后续的土地利用手段做出创新性发展。

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策略

3.1优化土地征用管理工作内容

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难以避免需要征用土地。我国针对土地征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补偿方案。在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如果必须征用土地,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同时不断优化征用管理工作的内容。第一,提升土地征用的市场管理水平,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完善土地征用工作流程。第二,解决土地征用和农民生活之间的矛盾。征用土地意味着有一部分农民需要放弃土地使用权。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在征用土地之前不仅需要让农民了解征用土地的必要性,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这样土地征用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第三,征用土地过程中需要以土地性质和质量为基础,然后制定最合理的补偿方案,并结合国家对土地征用的补偿政策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


3.2切实注重“多规合一”推进工作的开展
无论是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还是城乡规划实施来说,“多规合一”并不是这两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所谓的“多规合一”主要就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来构建出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提高我国的国土资源利用率。因此,为了使“多规合一”能够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对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科学细致的整理,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3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土地征用行为
征用土地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合理”为前提,结合市场发展规律规范开展土地征用工作。工作过程中要安抚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细致讲解征用土地的原因以及在征用土地之后国家会给出的补偿措施,帮助农民对比国家给出的补偿和土地之间的价值,让农民自愿接受土地征用。另外,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要对土地征用作出严格规定,做到尽量少征用农业用地。同时征用土地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否则将严重影响城乡规划效益,而且也不利于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3.4强化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实施交流
虽然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宗旨存在偏差,导致这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但是无论是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还是城乡规划工作来说,这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为了保证二者的和谐开展,对这两项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在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城乡规划工作,保证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乡规划的实施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之间仍存在矛盾,因规划不合理、科学性不强而导致的占用耕地问题、土地利用率问题凸显,这些问题影响了城乡建设的整体布局,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只有积极加强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以土地管理促进城乡规划实施,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别尔克·巴德力汗.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关系的探讨[J].居舍,2018(32):149.
[2]洪飞.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民营科技,2018(11):190.
[3]邱宪丽.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的研究[J].居舍,2018(31):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