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钟颖  

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急诊科 江苏无锡  214116

【摘要】目的 研究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纳入实验调查范围,其均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院接受诊治,使用随机单盲方法分组,分别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n=25)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25)开展抢救方面的各项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概率和急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产生的积极影响较大,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

【关键词】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危重症患者;效率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而且病情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威胁非常大,在出现危重症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患者开展急救方面的各项工作,保护患者的健康。在开展急救时,需要做好急诊急救护理,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5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纳入实验调查范围,其均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院接受诊治,使用随机单盲方法分组,每组25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男:女=11:14,最大与最小年龄为68岁和28岁,均值为(42.8±4.2)岁,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例数分别有13例和12例;观察组:男:女=12:13,最大与最小年龄为69岁和27岁,均值为(42.7±4.3)岁,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例数分别有14例和11例。一般资料数据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同意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家属知情,签订知情文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之后,及时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根据患者的病情配合医生开展急救方面的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分析,有异常及时做出处理;提高对患者的关注程度。观察组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做法为:(1)医院要选择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专业的急救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能力上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培养工作人员的个人责任感,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划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建立急救方面的工作制度[1]。急救团队要包含各科室的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的演练。(2)医院在接收到求救信息之后,及时去现场开展救治方面的工作,在此期间与医院保持联系,在接收到患者之后,将患者的信息及时发送给医院,做好急救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医院要根据护理人员提供的信息,做好药物和病房的准备工作,并打开绿色通道,患者入院之后,直接将患者推送到病房中,开展相关的救治。必要时让患者家属陪同,提高患者的抢救自信心,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3)给患者提供氧气支持,疏通患者的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如果需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要实现和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医护人员要全程陪同,并做好急救方面的准备,在检查完成之后,迅速回到病房,将检查的结果传送到医生的手中。根据具体的信息制定下一步的操作。(4)对患者的口中分泌物进行清理,清理完成之后进行擦拭。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实现无菌操作,降低感染出现的概率,同时也降低交叉感染出现的概率。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神情出现变化,要询问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眼球等部位。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1.3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100%,数值越大,说明抢救护理效率越高。在抢救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时间越长,效率越低。

1.4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607e2b876ceda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经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相差较大,两组数据存在统计意义(P<0.05)。如下表:

表一 抢救指标对比(n(%))

分组

例数

抢救成功

抢救失败

成功率

急救时间(分钟)

观察组

25

24

1

24(96)

21.4±2.7

对照组

25

19

6

19(76)

38.6±5.3

X2

-

-

-

4.153

14.458

P

-

-

-

0.042

0.000


3 讨论

近些年我国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重,与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收到急救信息之后,需要及时做出处理。在急救过程中需要赢得时间,对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每一项措施都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赢得宝贵的时间[3]。对此就需要医院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工作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院前抢救、院后干预等等,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解决了患者在抢救期间的大部分问题,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同时通过护理工作的合理安排,也减少了工作失误出现的可能性,实现了抢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了护理流程和抢救流程,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工作[4]。此外做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工作能够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语言、社会功能等,减少了患者负面情绪出现的可能性,改善了抢救的效果,对患者来说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急救时间更短,组间数据相差较大,这就说明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患者产生的积极意义较大,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有利,临床要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霞, 刘金恒, 崔绍梅, 等. 院前急救患者危重指数评估量表的设计及应用[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2019, 12(4):273-275.

  2. 陈洁, 王振怡, 陈喜惠, 等. 优化护理干预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3):78-78.

  3. 于凤.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 当代护士旬刊, 2019, 26(9):89-91.

  4. 韩穗, 陈志华. 标准化转运流程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7):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