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地区“耍孩儿”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雁北地区“耍孩儿”调查分析

高斐莉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


摘 要:“耍孩儿”是流行于山西雁北地区的地方剧种,历史悠久,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是由一个曲牌发展而成的剧种,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却呈现出衰落甚至消亡的迹象,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其名称由来、流域分布、曲牌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希冀能够获得新的认知,为其传承保护提供一定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雁北;耍孩儿;传承保护



一、“耍孩儿”的溯源及其历史沿革

山西雁北地区的“耍孩儿”剧种如何生成?有几种传说:第一种认为是汉代昭君出塞和亲,走到雁门关外,看到荒凉的情境,心中思念中原,挥泪拜别亲人,后人依据她的哭腔,创作出了这种如悲如泣的耍孩儿调。第二种说法就是,唐玄宗在位时,有一位皇子,不知道为什么,生下来就啼哭不止,宫中上下很多人想了办法,但都没有效果,于是玄宗就请了梨园弟子来为这位皇子唱曲,希望可以让皇子停止哭泣,可是效果均不明显,后来有一班用后嗓子演唱的艺人,止住了皇子的哭声,玄宗极为高兴,就为其取名为“耍孩儿”。后来民间艺人开始在各地演出,逐渐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地方剧种“耍孩儿”;第三种指,“耍孩儿”的唱法很独特,基本上都是用后嗓子“咳”出来的,,所以很多群众给它取名叫“耍喉儿”或“耍咳儿”。

现存最早的有关“耍孩儿”的文物记载是应县北楼口村关王庙乐楼“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题壁所记1,上面写下了《狮子洞》、《金木鱼》等“耍孩儿”的经典曲目,这就说明,当时已经有了“耍孩儿”班子,参与的演员也有不少,由此可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之后漫长的发展中,“耍孩儿”成为晋北地区广为流传的剧种之一。总结“耍孩儿”的发展,在道光年之前开始形成2;到清朝中后期,开始走向神庙舞台,这时,也是“耍孩儿”发展的成熟时期;到了清末明初,进入了“耍孩儿”的繁荣时期,受“北路梆子”影响较深,并出现了许多戏班子,很多著名的演员都大量涌现出来。此后一段时间,耍孩儿的发展,历经了“三起三落”。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37年,日军侵略大同,文化事业遭到了破坏,许多曲谱、书籍都被焚烧,“耍孩儿”戏剧也不例外,急剧衰落,基本绝迹舞台。到这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上升,于是女演员开始登上了“耍孩儿”的舞台,一改“耍孩儿”之前后嗓子唱腔从头到尾的演出,加入女声后,音乐更加多元化,变得婉转、动听,而且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极大程度上,促进的“耍孩儿”的发展。文革时期,所有的文艺种类和文艺工作者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耍孩儿”的发展也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1978年,文革结束,山西省文化局正式批准应县成立“耍孩儿”专业剧团,发给演出证。大同开设的“耍孩儿”班,大力招收学员,在政府的扶持与关怀之下,“耍孩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在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下,“耍孩儿”逐步走向衰落,大同“天下第一团”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2006年,“耍孩儿”被列入首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发人们对其传承保护的热潮。

二、“耍孩儿”的艺术特征

“耍孩儿”自身发展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艺术特色总的来说是富有丰富的地方民间特色,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近年来,“耍孩儿”在演唱中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改进,从传统的五声音阶发展到了七声音阶,更加的自由灵活了。“耍孩儿”伴奏的主要乐器是按照文场和武场来区分的,文场的主要乐器是:第一大板胡、第二大板胡、竹笛、唢呐、二胡、笙等。武场乐器主要是:鼓板、面鼓、大镲,小镲、大锣、小锣等。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乐器种类越来越多,在原有的传统乐器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洋乐器,更加丰富了音乐的内容。耍孩儿戏的传统剧目为数不多,能收集整理出来,并有乐谱的有三十多个,主要有以下这些:《狮子洞》、《金木鱼》、《千里送金娘》、《二龙山》、《回朝》、《大佛堂》等。“耍孩儿”的音乐属于曲牌体,有唱腔曲牌和伴奏曲牌两种。

(一)唱腔曲牌

“耍孩儿”的唱腔曲牌是以[耍孩儿]为基本曲调的,[平曲子]是“耍孩儿”的主体唱腔。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曲子本身为骨架,根据剧情的需要,插入不同的内容,用来组成一套完整的唱词。另一种是单独存在的唱腔,可以独立使用,如《梅花调》、《南罗子》等。从“耍孩儿”的唱词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乐段,八个乐句,其中一、二、五、八句为一组,句式基本相同,三、六句为一组,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有四、七句式属于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唱腔格式,它是根据不同的剧情需要来改变的。在“耍孩儿”中,四、七句可以插入两种唱腔形式,一种是“喜的”,一种是“苦的”。若这场戏是爱情剧、热闹剧,就要插入“喜的”曲调,若这场戏是“苦的”,就要插入一些有悲剧性色彩的曲调。

(二)伴奏曲牌

分伴奏曲牌分为两种,一种是丝弦曲牌,另一种是唢呐曲牌。根据剧情的需要,又分为文场和武场伴奏乐器。传统的文场伴奏乐器有:第一大板胡、第二大板胡、竹笛和唢呐等。直到1950年以后,开始废除了第二大板胡,加入了二胡、笙等乐器。大板胡的加入,使得整个乐队的音响效果发生了改变,这就是“耍孩儿”音乐独树一帜的原因所在。传统的武场乐器有:鼓板、面鼓、大镲、小镲、大锣、小锣等。武场乐器的使用不是在演员一出场就开始出现的,它是根据不同的剧情需要作出改变的。如果整场曲目是属于比较平淡的,那就是从开始到结束,全部都是使用文场乐器伴奏;如果是剧情中间需要欢快激烈的场景,那么武场音乐就是在过门的时候,随着文场音乐开始进入。小锣、小镲用在旦角的过门伴奏,大锣、大镲用在男角的过门伴奏。

三、“耍孩儿”的现状及传承与保护

“耍孩儿”是雁北地区独有的剧种之一,它的分布流行地域的范围较小,所以限制了它的对外发展。在多年前,很受当地群众的关注与喜爱,但近些年逐步走向了低谷,许多艺人都改行从事其他的工作,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看到“耍孩儿”的演出活动。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濒危的地方剧种,先后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方针,“耍孩儿”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资金的扶持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政府不能仅仅在金钱上提供帮助,而是要让“耍孩儿”走出去,扩大自己的市场,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表演演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可以搭台演出,扩大知名度,让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去了解,一定要让它发展下去。在文化产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要让更多的青年人喜欢上这种独特的剧种,从小就培养这种兴趣爱好,在中小学课堂上可以加入地方戏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潜意识。

时代在发展,地方戏也不能固步自封,要迎合观众的需求,创作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戏,一种艺术要想长期发展生存下去,就一定要去革新。但“耍孩儿”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它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在当前政府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制定好的方针政策,不断革新与创新,使“耍孩儿”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


结 语

“耍孩儿”历史悠久,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它的曲调通俗易懂,曲目丰富有趣,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是活跃在晋北地区,独树一帜的地方剧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耍孩儿”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好在有很多热爱“耍孩儿”、保护“耍孩儿”的文艺工作者,他们都在为“耍孩儿”的发展做出努力。我的文章,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其名称由来、流域分布、曲牌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希冀能够得到新的认知,为其传承保护提供一定的参照价值!

1孙大军,杨成万.塞北梨园一·耍孩儿[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3.

2刘佳.大同“耍孩儿”的生存和发展[D].山西:山西大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