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视角下的“4N”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城市记忆视角下的“ 4N”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梁洁涛

广西南宁市中山路小学

【摘要】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新文化冲击下处理日渐消退的城市记忆及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我们任重而道远。挖掘南宁城市历史,尽览南宁城市风貌,体会南宁城市精神让我们成为了南宁城市记忆的守护者。师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南宁发展历史,共同理清南宁城市脉络,和谐构筑学校校园文化,构建以“城市记忆”为引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的文化认同,促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城市记忆 校本课程 实践探索

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说出了“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句话引发了很多城市人的共鸣。作为南宁人,在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人们突然发现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越来越陌生,这是一种现代人的失落,这会使许多人早已不记得这座城市曾经的兴衰而忘记了先辈们的嘱托和期许。基于此,我校开发“4N”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学习南宁发展历史,共同理清南宁城市脉络,和谐构筑学校校园文化,构建以“城市记忆”为引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的文化认同,促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并以此为契机,树学校品牌、开创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1. 挖掘资源,开发课程

南宁市中山路小学始创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地处老街中山路入口,紧邻邕江,具有厚重的邕州历史和岭南地域文化背景。身为百年老校,地处中山老街,濒临传统与现代的交界点,让我们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和人文资源,所以我们通过前期论证确定了以下四个主题的校本课程,简称“4N”课程,尽可能地涵盖南宁的历史、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

1.“南宁印“课程,凸显南宁烙印

“老南宁”口中正宗的南宁话已经正式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方言,并被永久保存。对南宁的印象就从“南宁你好”和“诗话邕城”开始,教师实施了分层学习融会贯通的策略,低年级学生通过具有南宁特色的童谣、诗歌、歇后语、传说故事、日常用语的学习来感受南宁人传统的文化习俗,中年级学生通过“中山戏剧社”充分挖掘南宁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城市记忆,多层次、有针对性地结合各类时事、热点资源进行外显物化,创编校园戏剧。

2. “南宁韵“课程,初显南宁本色

“粤”唱越劲、以美绘邕、创意手工、一齐耍(一起玩)游戏是“南宁韵”的关键词,通过学习、欣赏南宁歌谣进一步感受南宁的绿水青山、景美人美;通过纸艺、扎染、编织、3D打印、废物改造......用灵巧的双手为“南宁特色”锦上添花;通过学习、欣赏南宁的各式各类古风或现代的建筑,用手中的画笔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建筑绘画作品;同时,我们把“跳皮筋““扔沙包” “抓籽”“吹羽毛”“弹波珠”“拈石子”“滚铁环”等南宁本土游戏带进了课堂,让学生体会传统游戏带来的快乐,发扬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3.“南宁美“课程,彰显南宁气息

学校约占80%比例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对于南宁这个城市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南宁的“半城绿树半城楼”,南宁的朱槿花、扁桃树、风铃花、三角梅和各种动植物的小生命就成了大家了解的对象,带上相机,走进自然,用剪纸、木片、树叶剪贴手抄报来刻画南宁的美好;同样的,四季如春的南宁,香蕉、芒果、扁桃、甘蔗这些南宁特色水果也相继出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大家用水果拼盘的形式讲述着热带水果的香甜。走进“南宁美”课程,就如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孩子们还可以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南宁独特的芬芳。

4. “南宁根“课程,尽显南宁味道

学校设置了几类颇具代表性的课程,将孩子们带入时光隧道,重温那些陌生而鲜活的城市记忆和传统文化,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我们不是南宁人,但我们也想说正宗的南宁话,为南宁代言”由此我们开设了“倾(聊)南宁”这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录入南宁声音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别样的南宁故事和风俗;为了了解南宁丰富的饮食文化,我们开设了“南宁老胃道”和“靓嘢食堂”这组配套课程,在丰富学生对南宁的地方特色饮食的了解后进行实践操作,特别选取了符合学校地域“中山路”特色的美食代表“老友系列”作为主打菜系,教会学生制作出:煮老友粉、老友炒粉、老友炒粉虫、老友炒螺等系列南宁本地美食;在“正斗酸嘢”课堂里,学生们了解到地处亚热带的南宁人对各种酸品的喜爱,学会了芒果、李子、菠萝、番石榴等各种七分熟水果的腌制方法,并带回家里和家人一起分享。

  1. 实践体验,生根笃行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失去了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一些具有城市印象的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为了能更好地传承城市记忆,相当一部分课堂习得都需要实践来检验,校园文化的载体也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所以我们利用好学校的地域优势,挖掘学校周边社会实践基地,带领党员、团员及队员参观“南宁建制博物馆”“邓颖超纪念馆”,让大家对南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带领戏剧社成员深入“三街两巷”进行南宁白话的快闪活动;“以美绘邕”的美术组成员亲自到邕江边用画笔记录我们的母亲河邕江,到“三街两巷”感受古朴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靓嘢食堂”是“南宁根”的主打课程,重点让学生体验的老友粉的制作过程,通过师带徒的形式,从买肉买酸笋切葱拍蒜开始,通过每个成员的实践,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优良品质,传承南宁城市美食记忆。节庆习俗、传统文化和工艺中保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与活力,需要后来人铭记和传承,所以学校每年的每个大型活动都与校园文化“邕”元素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真实、生动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戏剧社作为校本课程之一,很好地发挥辐射作用,着力融合南宁文化、历史,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地方资源,创编了大量的原创舞台剧,如《老友粉》《迟到的小燕子》等作品,获得了中小学艺术节戏剧类节目一等奖,同时,它们浓浓的南宁城市味道、感人的故事情节也引起广大师生及社区市民的共鸣,让邕文化在学生当中家长当中乃至市民当中生根发芽,传承与弘扬。

  1. 五育并举,彰显特色

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始终贯彻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优秀城市文化教育。“南宁印”课程旨在树德启智,通过文化课程感受南宁旧颜新貌,通过广为宣传启发个人智慧心灵;“南宁韵”课程旨在忆邕强体,通过多感官协同参与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南宁美”课程旨在以美绘邕,通过寻找城市的美抒发对南宁的向往与热爱;“南宁根”课程旨在守护记忆,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培养深厚的建设南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城市记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核心素养,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坚信,坚定而扎实地把它们通过校本课程传播开来传承下去,让所有的师生、家长,这些绝大多数本不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成为南宁的城市代言人,我们坚信一定能把南宁城市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积极生活成为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丁楠.浅谈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J]建筑与规划2007(2)

2. 杨明,徐本淳,谢娟娟——STEAM视域下“和合”校本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