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创新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崔章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由甘第一小学 525427

摘要:计算不仅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过程中的基础。另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贯通在整个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全面性对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也要目的性的对学生加以训练,以下是对创新提高小学三年级的计算能力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创新;小学三年级;计算能力

前言:计算能力的强弱是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启蒙,同时也是教学任务的基础。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计算的学习,不仅兴趣不高,而且很难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并且如果学生计算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整个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1.学习意识薄弱

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其不利于学生去主动的去学习。如果教师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难以去学习,甚至去厌恶这门课,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因此,教师要推陈出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从根本上去杜绝这个隐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

2.教学方式不明确

教师的职责就像游戏中射手的辅助一样,时刻保护着射手的生命安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着重注意,保持积极的态度去带领学生,督促学生学习。真正的去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习惯性的以自己为主体,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进程走,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呈现一个被动状态,失去了课堂的意义。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展开。

3.推陈出新

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于时代的潮流,不适应对于学生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的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必要性

在新课改下,对于小学计算方法的教学也做出了新的决策,明确指出小学计算方法的教学要符合当下的发展,并且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甚至在部分课程内容上也做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的去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社会在不断的前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要想保持在科技发展的最前端,就需要着重培养有计算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地培养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三、策略

1.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对于学习感受更多的就是枯燥。因此,可以通过增加习题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更好的去学习,同时教师也能够教学相长。比如,引入游戏,通过多式多样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验计算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还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以此来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从而让学生爱上计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其他教具进行教学,让枯燥的计算通过画面灵活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此外,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把控时间,劳逸结合,以此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乘法》这一节课时,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多媒体,借助视频去打动学生的内心。通过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更利于学生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比如,日常购物,买一些喜爱的东西付多少钱,在此期间,也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不只是单纯的听教师在讲述,在之后,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提问加奖励机制,能够更好的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更多的向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回归课堂本质,增加团队协作

在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下,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不要总让学生跟随着自己的思路去走。应该是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来开展自己的教学任务,做一个真正的辅助者。让学生真正的懂得如何去学习数学这门课,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习也是如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少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少会主动与别人合作,也理解不到合作的意义。

3.设定问题情景

小学生年龄尚小,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都是与实际生活中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其产生了距离感。我们都知道对一个陌生的事物,虽然会有好奇心,但更多的还是惧怕的感觉,很担心降服不了。若想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来教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实际情况来设定相应的问题情景,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对知识点的讲解。在课后也是过多的采用做题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要求,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依赖教师。导致在考试中遇到新的题型时,往往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让学生不理解就问,及时提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法来展开本堂课,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其中。

例如上文《乘法》这一节,教师在进入这节课之前,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在特定的情境里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内,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去设定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培养口算能力,增加准确率

口算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记忆,大脑快速运算从而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口算基础。另外,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一部分,只有口算能力过强,才能会更快的计算出结果,在考试的过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题,并且还能够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更合理的为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作相应的计划。

例如,上文所说的《乘法》这一节课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花费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乘法口诀,之后抽出一到两组,进行提问,或者小组内进行快速提问。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口算能力会越来越强,对于数学的学习也会充满向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激情。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动力,养成乐于钻研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特定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计算能力。此外,还可以进行小组间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拉近与教师的关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配合着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中华. 浅议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10).

[2]夏明珠. 低年段数学计算问题分析 ——以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为例[J]. 新课程(中),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