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因素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因素的研究

卫利花

白水县西固镇中心幼儿园 陕西省渭南市 715608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本课题以3-6岁幼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解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注程度。探索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使幼儿在社交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因素;

人们普遍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内容包括友爱、乐于助人、同情、合作、分享、谦让等。在社会活动中,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帮助他人,关心同伴,懂得与他人分享,具有同情心。与小伙伴不争抢玩具,懂得谦让,学会换位思考,思考问题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对幼儿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情感因素的影响

移情是通过感受别人的心情理解他人,并出现与之相同的心情,最终产生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情感。

在一次活动中,我给幼儿讲故事《长大做个好爷爷》。故事的内容很温馨,但结局不是很好,有一些小朋友就很伤心。我发现这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喜欢帮助他人。有一些幼儿表现出很伤心的样子,很快整个班级的小朋友都表现出伤心的样子,有的小朋友甚至哭了。所以幼儿的情绪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幼儿看到他人心情愉悦或痛苦,自己内心也会有所感触。看到他人身处困境,会产生同情,并给予帮助。看到一些危险的场景,幼儿会联想到自己曾经的相似遭遇,通过换位思考,体验理解发生的事件,与他人在情感上得到共鸣。

通过移情的方法,有利于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幼儿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要抓住幼儿情感的特征,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此次调查和访谈中发现,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而消极的情绪会减少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对于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烦闷、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引发反社会行为。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为他们创设融洽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

二、性别因素的影响

我做过一次关于男女幼儿发生争执记录。记录显示,男孩之间发生争执的频率远大于女孩。所以,性别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之一。在人际交往中,男孩更倾向于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女孩更倾向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沟通。

社会传统文化也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在性别方面差异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一般人们对于女孩的期望是幼儿与人交往和睦、友善、善良、温和、有爱心等。在教育女孩道德品质方面,也是基于这种期望之上。对男孩子的教育偏向是刚毅、勇敢、稳重的性格。在社会交往中,女孩的亲社会行为也会由于受到他人奖励因此得到强化。因此,女孩做出的亲社会行为频率看起来比男孩更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在涉及危险、体力活等方面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则会得到比女孩更多的社会认可。

三、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一般将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民主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冷漠型父母。专制型父母对于孩子过于严厉,对孩子缺乏关心爱护。溺爱型的父母给予孩子太多的宠爱,对孩子要求的规则太少。冷漠型的父母与孩子间交往很少,或无交流不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此次访谈中发现,有一位小女孩,只要父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对自己的父母既咬又打。据了解这位小女孩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父母平时只满足幼儿的物质要求。小女孩对父母做出过分的行为,父母也因幼儿年龄小,出于疼爱,不予批评教导。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没有敬畏之心。很显然,这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属于溺爱型。访谈中也发现,这个小女孩与同伴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争执。这也不利于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家长要有正确的教养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只有民主型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对于幼儿的教育,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正确的教育原则,既不能过于严厉,又不能过于溺爱,也不能冷漠。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一个家庭环境是和谐的、相互帮助的、相互鼓励的,是积极的氛围。将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家庭环境冷漠和暴力,将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同伴关系的影响

同伴关系是指幼儿与年龄相同或相仿的幼儿一起活动并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在此次走访调查中发现,一般父母都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和行为不好孩子在一起玩耍,而是鼓励支持自己的孩子与行为品德端正的孩子玩耍,并通过明确的语言来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学习他人好的行为。

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流比起与同伴的交流存在一些的差异。在亲子关系中,幼儿的心理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来源于,幼儿对父母权威的尊敬和顺从。而在同伴关系中,幼儿与同伴交往,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处于相似的水平。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所以从交往对象来说,幼儿更倾向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同伴之间形成的榜样力量,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当一个幼儿对他人表示出同情、安慰、友善等亲社会行为,其他幼儿也会受到同伴的感染,而做出与这个幼儿相同的亲社会行为。同伴之间也会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相互影响。曾有研究发现,人际交往能力弱的幼儿,在多次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所增强。同伴关系在幼儿人际交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加强对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和相互团结等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榜样示范的影响

喜欢模仿是幼儿的一个心理特点。幼儿会模仿他人,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崇拜的人。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有三位小朋友的坐姿有问题,小樊和小何都喜欢坐在椅子上翘二郎腿,小华小朋友喜欢把脚放在桌子上。我分别向这三个幼儿提问同一个问题:“在你们家里谁是这样坐凳子的?”小樊说:“在家里,我爷爷和我爸爸是这样坐凳子的”。小何说:“我爸爸是这样坐凳子的”。小华说:“我奶奶是这样坐凳子的”。所以成年人的榜样行为,对幼儿行为规范有很大的影响,同样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一次,小胖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小果小朋友赶紧跑了过去,将小胖扶起来,并问他伤到哪里啦,用小手揉了揉被碰的地方,并用小嘴巴吹了吹。通过询问小果,小果说:“我之前摔倒过,我妈妈是这样做。”所以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成人榜样行为的影响。

幼儿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他们在处理一件事或解决一个问题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们就会模仿成人的行为,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不管这个方法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幼儿潜意识认为成人的行为是规范的,学习成人的行为,会让自己的行为更得体。幼儿尤其在得到成人的赞赏后,更强化了这种模仿能力。对于成人的行为都会去模仿学习。所以成人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行为是幼儿学习的榜样。父母在生活中多表现出一些亲社会行为,会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发展。

结语:通过对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因素的探究,让人们了解制约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王晓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2]南茜.艾森博格.爱心儿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M].巩毅梅,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8

[3]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607f7917b49d8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