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研究

李阳

北京高泰深海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海洋石油平台建设阶段,对钢结构焊接质量要求非常高。为保证钢结构焊接质量达到设计技术标准,应当采取外观检验、无损检验、尺寸控制技术等,分析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其质量缺陷进行处理,以保证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检验方法

1焊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1.1 材料检验与跟踪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时,应当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与跟踪。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验收时,应当对材料的数量、厚度、外观、性能、尺寸、证书、标识、参数等进行全面严格检验。在材料质量检验工作开展时,需依循我国海上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标准,对施工原始材料进行质量验收,杜绝劣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对原材料进行下料切割时,应当对原材料的批号、材质等信息进行记录,并采取钢印方式处理协助材料转移工作,便于后续开展材料质量管理与追踪,保证每一件材料的施工、利用、废料回收得到全过程管理,规避施工质量隐患,避免施工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2 焊接质量控制

为保证焊接质量与安全,应当对钢结构焊接质量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任何一道工序的开展质量,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如焊接起弧工作开展前,则需开展焊接准备控制工作,为后续焊接质量提供技术保证。在对其焊接质量进行控制时,焊接外观检查是最基础的质量控制措施。 焊接前期进行质量检验时,主要是由技术人员依据项目设计技术规格,检查相关焊接设备、材料,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对检验坡口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判断坡口附近是否得到有效清洁处理、预热温度是否达到标准等。通过焊前检查工作的开展,可主动消除安全隐患,为后续钢结构焊接工作奠定基础。焊接施工过程中需对焊接外观进行检查,分析焊接参数、工艺、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技术要求。焊接后续外观质量控制时,主要由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施工检查标准与技术要求,利用专业工具对焊缝的外观进行一定检查,分析评估焊接的尺寸精准度,进而对钢结构的焊接质量作出基本判断。在一些特殊施工作业项目开展时,需对焊接位置进行热处理监控,评估焊接质量与安全,针对可能存在的焊接质量缺陷进行及时处理。

2焊接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2.1 超声波衍射时差技术

1)技术概述。超声波衍射时差技术,也称为尖端发射技术或裂纹端点衍射技术,在钢结构焊接质量进行检验时,通过专用探头对设备产生的非聚焦纵波进行收集,进行检查焊接质量内部缺陷。基于端角与端点的衍射能量差,则可判断焊接质量内部缺陷。

2)应用优势。通过该检验技术与传统检验技

术进行对比可知,超声波衍射时差检验技术检验速度与效率非常高,且是传统检验工作效率的十倍以上,可实现对不同壁厚钢结构焊接质量进行检验。通过该技术的检验应用,可得到相关检验数据信息,数据资料可进行永久保存,为后续数据追溯提供原始资料。

通过对超声波衍射时差检验技术进行分析可知,该技术的质量缺陷检查准确率非常高。钢结构焊接区域采取该技术进行质量缺陷检验,可对钢结构的表面裂纹、焊透情况、纵向裂纹、横向裂纹、气孔等进行检验,对6到550mm厚度之间的钢结构

可进行检验,分析论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3))技术标准。目前该技术发展应用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标准,如英国的BS7706规定、欧盟制定的ENV583-6规定、美国制定的ASTM2373规定等。我国对超声波衍射时差技术的规定正在完善,在应用该技术时,必须遵循相关技术要求,才可充分发挥出该技术应用优势,进而保证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安全。

4)应用分析。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的恶劣,焊接质量缺陷问题不可避免,但为及时发现质量缺陷问题,可应用超声波衍射时差技术,替代传统超声波检验方案,提高焊接质量缺陷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为后续平台建设提供安全保证。一般情况下,深海石油平台对钢结构焊接质量进行缺陷检验时,主要对环缝与卷纵管的质量缺陷进行检验,便于对相关焊接质量进行及时处理。

2.2 相控阵技术

1)技术概述

相控阵技术缩写为PAUT,该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与医学领域,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该技术先后在核工业、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医院医学使用的B超技术则是基于相控阵技术实现。

该技术是一整套超声波图像采集实时成像系统,在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建设过程中,利用相控阵技术替代传统RT射线探伤技术,在对焊接质量缺陷检验过程中可规避作业人员受到射线的辐射。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检验钢结构焊接质量,提高海洋石油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相控阵技术中实用的探头,为超长超声探头,探头内包含128个小晶片,每一个晶片都可独立发射出探测波,进而得到实时的图像数据,实现对焊接质量缺陷检验目标。

2)应用优势

通过常规人工超声波检验技术,与相控阵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知。若采用常规人工超声波检验,同一试件需检验20mn,而应用相控阵技术,仅需要4min则可完成检验;RT技术只可以确定出质量缺陷的长度,无法对焊接质量缺陷进行全面立体评估,在应用PAUT技术后,可实现对焊接质量缺陷的长度、高度、深度等全面检验。

通过应用RT检验技术,可实现对体积缺陷的检测,但无法对面积质量缺陷进行检验,而相控阵技术对各类形体的质量缺陷都非常敏感,可实现对面积与体积形体的质量缺陷检验;在RT技术进行质量缺陷检验时,容易受到作业人员操作影响、壁厚影响,而应用相控阵技术进行质量缺陷检验,则可有效控制人为因素影响,且无放射性污染,可保证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3)技术标准。由于相控阵技术的前沿性,该技术的专业应用标准,与超声波衍射时差技术标准基本一致,依循超声波衍射时差技术要求,则可发挥出相控阵技术应用价值。

2.3 涡流探伤技术

ET涡流无损探伤技术,是目前常见的无损探伤技术种类之一。由于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在航空领域、冶金领域、机械领域、电力领域、化工领域等得到应用。为分析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安全,在焊接表面进行涂装处理后,可应用涡流探伤技术,分析钢结构焊接表面是否存在裂纹缺陷。通过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进行检验,及时发现焊接施工质量问题,以便及时开展焊接工艺处理,消除焊接质量隐患。

2.4 三维坐标网尺寸控制技术

由于组装数量多且结构复杂,各个构件之间的焊接关联非常重要,其中钢结构任何关联的尺寸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质,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安全性。为主动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钢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可应用三维坐标控制网尺寸控制技术,对其焊接安装的钢结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基于工程建设建构三维坐标控制网模型,依据三维坐标控制网的具体数据,分析安装焊接施工中存在的偏差。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很好解决了海洋石油平台建设难度,为我国超大型钢结构建设提供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提供新路径。在三维立体的空间数据控制下,可实现对钢结构的前后错位、左右偏差进行准确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开展相关质量控制技术方案,解决钢结构焊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提高钢结构焊接质量可靠性。

3结语

海洋石油平台建设过程中,需使用大量钢结构,为保证钢结构的整体焊接质量,为后续项目施工铺垫基础,应当应用相关无损检验技术,对存在的焊接质量缺陷进行检验,如文中提出的涡流无损探伤技术、超声波衍射时差探伤技术、三维坐标尺寸技术、相控阵无损探伤技术等,消除存在的质量缺陷隐患,保证钢结构焊接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海洋石油工程的整体建设进度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大伟,李明雪,李雅林.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研究[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8,21(0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