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程拓展《空间中的实体艺术》——公共艺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高中美术课程拓展《空间中的实体艺术》——公共艺术研究

杨智鑫

昆明呈贡新区中学(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 云南呈贡 650500

摘要: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有这样的一课《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雕塑艺术,作为美术教师何如何把“雕塑”这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向同学们讲解清楚,同时挖掘它后面的人文学、社会学的引申意义,成为我们必须要探究的更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高中美术、雕塑、空间艺术、公共艺术


在艺术史的发展上没有进化论之说,但是我们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变化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塞尚将现代主义的大门推开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艺术家不断地在造型艺术上发展探索,那些进入20世纪伟大艺术家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硬是生生将传统造型艺术“破坏”的片甲不留。野兽派挣脱了最后的羁绊和束缚,立体派则是更加深刻,甚至在平面上与我们探讨四维空间,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等······他们共同作用将现代主义推到了一个顶点。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以及诸位大师在现在虽然是广为人知且备受推崇,但是在兴起之初却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由此,艺术开始脱离大众审美,进入一种精英化趋势。而一个人的出现将现代艺术的这种特质彻底打破。他就是后现代主义之父——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

杜尚的到来,将艺术发展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几乎是一己之力扭转了当代艺术的走向。作品由架上到架下的空间转移,使得艺术如同一只挣脱枷锁的野兽,“毫无忌惮、横冲直撞”。自此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上逐渐变成完全放飞自我。

1971年杜尚将他的作品“小便池”《泉》以匿名的方式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上,这种对艺术的戏谑和肆无忌惮的嘲讽将艺术的“美学”彻底摧毁打破。后现代主义由此登上历史舞台。《泉》的意义在于它将现代主义的精英化拉了回来。用各种各样与艺术无关的材料、理念来消解艺术固有的美学价值体系。观念、行为、装置等等艺术形式开始发展壮大。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思潮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公共艺术的兴起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不仅仅丰富了艺术表达的呈现形式,更是艺术发展的巨大飞跃。而在当下我们在艺术史的传承、革新和变化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共艺术的概念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段时间,但其实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公共艺术的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我认为如同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等艺术家其实也可算作是早期公共艺术的雏形。他们将“公共”与“艺术”做了一个完美的融合,艺术不再是展馆里高高在上不可触碰的“圣物”,更像是公共空间中大自然不经意的杰作。甚至艺术品有了“实用性”,这与古有的“工艺品”也绝不一致,这种艺术形式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它的产生将艺术拉近了日常生活,逐渐模糊“艺术品”这个概念。公共场所的装置,雕塑等大行其道,不仅仅在空间中形成一种造型美感,也让观者更加深切具体的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在高中美术课程第三单元匠心之用——雕塑艺术,主题一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中有这样一幅作品《侧倚的人体》,作者是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1956年亨利摩尔创作了这尊大理石雕像作品,作品长512厘米,高约 240 厘米,该作品现放置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前。关于这一尊作品从诞生之初就引起了各种讨论,包括艺术家亨利摩尔对作品意义的解读,也变成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直至今日仍有诸多持不同意见者试图解读它。作品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呈现,在构成上以多变的几何形体来组成,作品的大面积镂空可以使它在处于任何任何场景是都能与环境产生互动。在传统的艺术活动中我们往往是排着长龙在展馆以外等着艺术作品的“召见”,而现在它就这样出现在我们身边,当我们环视作品时它不再“高高在上”,随着空间的转移每一个不同的角度配合着它镂空的造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图像。这时艺术家用作品与我们探讨的问题还是作品本身吗?公共空间艺术消除了艺术馆里将我们与艺术品分开的警戒线。把观众和作品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清除了艺术欣赏的诸多界限,甚至让我们在“观看作品”这个动作发生的时候其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艺术过程。当不同的景物、人物穿过那个镂空时每一次图像的改变都将是一件全新的艺术作品或全新的艺术事件。这是真正的艺术触手可及,真正的全民艺术时代。当作品置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时,亨利摩尔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在一个“社会功能”及其重要的场所,存放了一件无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元素的作品,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艺术事件。

几百年来无数的艺术家都在探讨什么是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艺术,而公共艺术把艺术这个问题拓展到社会学、人文等更为宽广的范畴,从一件公共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现状,文化积淀,等多个方面。因此艺术真正的是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

时代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使得艺术的发展慢慢走向多元化。比如高度发展的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波普艺术”,不仅是艺术发展的商品化,也是商品化的社会形态催生了艺术的市场化。这就为什么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艺术就是这样他永远是跟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东西形成关系的。不同的时代也需要新鲜的血液。所以才会有艺术史上如此多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被我们不断地学习,阐释。公共艺术能够与当下的环境融合的这么紧密,主要还是因为它契合了这个时代的特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博物馆以及画廊等传统艺术体系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文化快消”的信息化传媒特点逐渐成为我们接受讯息的主要方式,公共艺术正好对这种局限性进行了突破。今天,我们大可不必像以前一样只能身着隆重排起长龙,静候博物馆开门,躺在家中也可以优雅的滑动手机屏幕高清浏览,那些博物馆里警戒线内轻松上亿的人类文化精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那些天价文物走向前台,跟我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随之而来的反倒是你我芸芸众生“见多识广,见怪不管。”随处可见的景观雕塑深受人们喜爱,城市景观与自然风景的结合,古典与现代的杂糅,造型独特的建筑,各种元素的融合等等,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造型审美的不同诉求,而公共艺术的“实用性”更加使得艺术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互动,人们无论学历背景,社会经验,甚至是年龄大小,都在之中找到乐趣。人们可以亲自置身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中,无论是抱有学术观点的探讨还是单纯的审美娱乐,这简直就是“生活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生活”。

几百年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将作品与艺术家高高举向神坛。我们尊重艺术,向往艺术,为它们著书立说,大树丰碑,却往往变成小部分

自诩专家的自娱自乐,难以让更多的人能够产生共鸣。公共艺术的兴起正好扭转了现代艺术以来艺术精英化的颓势。我们将艺术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中去探讨。以各种方式解构消解了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公共艺术的兴起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享受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变化。公共艺术的魅力在于作者与你我与环境的联动。其实我们人人都是艺术家,重要的并不在于对艺术的认知度,而是我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学会赞美它。作为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在高中学段的艺术教育中我们不能知识简单的讲授课本里的知识,应该学会引导同学从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下,把艺术学科当做是一种人文学、社会学来思考。在未来同学们会扎根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发光发热,无论我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最终都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2.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鉴赏 教学参考用书》

3.岭南美术出版社《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

作者简介:杨智鑫,(1989.11)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美术、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