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听障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美术教学中听障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张芝瑕 魏晓红

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摘要: 听障生由于听力障碍,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就自身的特点来说,可以使听障生在学习时不受外界的干扰,他们善于思考,善于用眼睛观察,对新鲜的事物也极为敏锐,美术直观的艺术教学弥补了听力的不足,因此美术专业的学习是最适合听障生的学习。创造性教学是开发听障生创造力,培养听障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一定的创造力培养策略来实现的。那么,我该如何培养听障生美术的创造力?
关键字:审美意识 兴趣 思维 创造

创造活动是美术主要的学习内容,美术活动是听障生最适宜的一门学课,也是对听障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听障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听障生的创造能力?
一、全面了解听障生,提高审美意识
(1)在“看”中开阔听障生视野,培养听障生审美能力。色美感目,意美感心,这一论点是美术之美。通过视觉感官的作用发出心灵感动,可见“看”是唤起视觉的感受印象引起审美注意而开始欣赏过程的。(2) 形象生动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可以帮助师生沟通,教师以手语的形式进入教学,让听障生了解画家的人生经历、绘画趣闻等故事,激发听障生兴趣,听障生能更好地体会画家笔下的作品内涵。(3)在“画”中提高听障生审美能力。听障生有了感受就有了创作的欲望,听障生看得多、记得多,以牢固的记忆力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印在心中,用兴趣做筛选,将自己感受最深、最美。在听障生作品中反映了听障生的审美情趣,又体现了听障生的创造能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听障生的审美能力。
二、搞好教学活动,培养听障生的创造能力
(一)培养听障生兴趣
激发兴趣,培育创造动力听障生美术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在轻松自由的条件下,善于启发、诱导、培养听障生美术的兴趣。
1、充分调动听障生的情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引起听障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听障生的形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创设图象、自然等情境,刺激听障生神经中枢,提高听障生的兴趣。如:《设计蓝印花布》,教师穿着一身雅致的蓝印花布衣裙走进教室,这本身就引起了听障生的注意,老师便借此导入课题,并以播放自制的录像,让听障生欣赏生活中的蓝印花布。使听障生真切感受到蓝印花布为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再简要介绍民间蓝印花布的印刷过程以及图案形象的民族特点。此时,听障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接着让听障生看投影片,比较图案与生活中的物象的区别,通过听障生讨论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图案造型特点,教师接着出示范画。这种教学的引导方式,远胜于教师对普通学生生硬说教和填鸭灌输。
2、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帮助听障生寻找成就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兴趣会油然而生,教育心理学认为:注意激发听障生无意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听障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听障生的内在潜能,使听障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这也就是说如果听障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把听障生“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听障生的学习兴趣。
3、促进听障生对美术的需要。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存在没有目的动机,没有对象的兴趣,没有目标的理想,没有倾向的情感。动机的目的、兴趣的对象、理想的目标、情感的倾向的情趣。那么,兴趣也是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听障生只有对美木活动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感到自己的情感需要用美术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从而获得种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感受到操作的乐趣和创造的乐趣,正所谓“乐在其中”的意义。
兴趣作为个体进行创造活动,发挥和发展其创造力的理推动力之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创造的效率。同时兴趣能激发个体强烈的创造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诚如沃拉斯70年代研究所表明,富有创造力的人并不一定是高智商或学业成绩出众的人,而是往往具有独立的态度和自己的兴趣。
三、挖掘潜能,加强培养听障生能力
绘画是通过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展开的,并以情感抒发、创造培养、人格完善作为最后的价值体现,整个过程以多种能力的综合活动来完成,在不断的美术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结构。因此,注重能力的培养,既是美术教育的目标,也是各学科教育的目标。鼓励听障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索性学习,培养听障生的创造能力。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绘画的材料,且每种材料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例如:不同的树,就有不同的树干,树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摸一摸,用眼睛细细看一看,就能察觉出他们的不同。树皮粗糙,编织物的柔软,钢筋水泥的坚强,这些就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让听障生利用各种材料的特点,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形象这是给听障生的另一个创意空间。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尤其是不能歧视残疾人。因此美术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听障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听障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绘画的乐趣,在绘画中得到新的启发,施展无限的创意,最大限度地开发听障生的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
[2]邓福星.美术教育学[J].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126).

作者简介:姓名:张芝瑕,出生年月:1990.10,性别:女,学历:本科,民族:汉族,籍贯:福建省建瓯市,单位:南平市盲聋哑学校,现在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