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及应用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及应用模式分析

何国苗

身份证: 6101251984012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城市发展领域之中。在智慧城市的视角之下,各类公共服务更加强化了数据的作用。因此,本文深入探究智慧城市中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及其应用模式,以期能够为城市更提供公共服务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智慧城市协调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


引言: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公共服务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智慧城市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运用各类先进的数据技术资源,提升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数据之中主要涵盖了城市生活中的就业、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信息,为了进一步实现智慧城市,需要打造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并将其实践应用。

1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的价值

伴随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平台等方面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城市的数字空间持续扩大,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慧城市是基于现如今各类变化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主要以整合多种信息和数据资源为目的。其中,城市公共服务模式的变革和水平提升,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服务中设计的数据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数据规模庞大,涵盖了城市中用户的各项行为和需求。智慧城市在所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整合推动下,城市公共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科学测定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量和各类公共服务的数据,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以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效用最大化。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果单一的依靠传统公共服务类数据则主要通过政务信息平台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和整理,但是这样的形式难免造成资源不均的情况,无法对城市公共服务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和统计。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公共服务数据,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纵深发展,需要促进数据的多元性和多维度变革,广泛收集各类基础信息数据。如在城市空间建设领域要收集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和环境数据,在经济类数据中要收集城市中劳动人口和就业人口的具体数据、社会保障开展情况数据和各类城市医疗、教育、卫生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数据,并运用当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和手段强化数据的运用,推动智慧城市动态治理。

2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方式及应用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运用公共服务数据进行数据画像,可以从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服务产品需求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的应用。因为智慧城市中公共服务数据主要为了满足各类城市建设中所需要的状况和数据,并以此进行数据画像,让城市整体公共服务的效能充分发挥,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因此依靠公共服务数据进行用户画像,能够有效实现对城市中生活的各类居民进行虚拟画像,并根据其主要行为特点、行为动机、参加公共服务的具体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类,并从中找出不同用户之间的共通点和相同特征,对其进行标签是数据描述,进一步强化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服务数据画像的转化效率。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用户画像可以分为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两个角度。在针对个体用户进行数据画像时,主要是在城市公共服务具体场景之下,对活动的居民和用户进行特征抽取并设置标签,以促进公共服务个性化发展。而针对用户群体画像主要是以整个用户群为代表,统一获取用户数据和相关特征,并构建特殊标签,将用户进行具体的分类,以便后期从多个角度进行用户标签设置和细分。因此实施群体用户画像,能够针对城市居民群体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类型。

除以上几种方式以外,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可以依照当前飞速发展的大数据信息技术,搭建平台数据库,直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获取。例如在城市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运用信息数据库对图书馆用户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在保障用户基本权利的同时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和整合。

3 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分析

3.1 实现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的生成与更新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合理有效的治理方式至关重要。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数据平台的设立,并从多维度进行数据的信息,有效连接城市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链接纽带,让城市公共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也能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在城市公共服务中,运用数据画像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将以往的静态数据转变为动量数据,实现动态管理,打破以往信息垄断而出现的城市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危机问题。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框架之下,可以根据城市公共服务的实际项目,围绕客户的特定需求有针对性的数据画像,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例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新型开发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和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决策分析,可以开展数据画像帮助决策和规划机构有效了解城市新型开发区的实际用户教育类需求,并根据用户数据画像进行特征分类和标签规划,以帮助城市做好教育资源的投入判断。

3.2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治理空间的重构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需要运用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对服务和需求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描绘,并深度刻画城市运行状态,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和就业、教育、医疗等多方位的信息服务与巨大支持。依靠智慧城市数据画像,能够有效打通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活之间的边界,让政府、市场、居民三者之间切实联系、有效贯通,推动城市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城市居民健康可持续生活,同样也能进一步实现公共服务价格机制的控制,有效提高智慧城市建设与治理空间的重构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智慧城市的治理空间重构过程中,需要打造城市数字空间,运用当前先进的移动设备和大数据信息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媒体等,逐渐搭建更加广泛全面的新型数据库,构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运用用户数据画像的方式找到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其有效解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在当前城市建设深入发展时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而数据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等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探究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及其应用模式,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吕康银.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及应用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10):61-67+89.

[2]李广建,化柏林.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研究的体系与内容[J].图书馆论坛,2018,38(07):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