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如何调动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

张昊天

96625 部队 邮编 075100

摘要:电工技术课程是一门相对较复杂、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复杂且难懂而提不起兴趣。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调动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行研究,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兴趣;电工基础知识;建议

电工基础知识是技术工程学校电工相关专业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前提。然而,就目前来看,技校电工类专业学生大部分都对电工基础知识的学校不感兴趣,以至于基础知识底子弱进一步加剧了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地提升学生电工基础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电工教学的效果。

  1. 注重绪言课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教学同样如此。只要学生对这一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必定会有进一步了解、学习的欲望。所以,在调动学生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时,必须要注重上好绪言课。

比如,在进行绪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尽量地多讲解学生身边熟悉的有关电工的基础理论,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生活与《电工基础》相互间是存在紧密关系的,进而使他们产生对电工基础课程的亲切感。另外,教师还需要对《电工基础》这门科目和专业理论课等其它相关学科相互间的练习,并重点突出介绍《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充分结合《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并传授给学生几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往届学长学姐设计制作的优秀实验作品,并作出具体的介绍。如此,通过先入为主,来激发出学生的重视与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学习激情,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兴趣加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会产生兴趣,往往和学习情境密不可分。课堂教学作为《电工基础》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课堂情境的精心策划、创设。一种有趣的、精心的课堂导入情境将有利于使乏味、抽象的电工基础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起来,从而引起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快速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种。在课堂导入情境的设计、创设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并结合《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展开,从而实现预期的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以生活经验来进行课堂导入情境的设计。基于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经验及其素材展开,并结合生动的介绍、问答等方式,来促发学生产生联想,进而自然而然地引进新课。譬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照明电路为何一会亮、一会暗”、“电费的多少和哪几种因素相关?”等等,这几种问题都会让学生体会到所掌握的知识其实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进而激发出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总之,在课堂情境创设时,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范畴的,且极具启示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有动力和欲望参与到《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中。

三、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授课时,教师要依照学生理论掌握能力差不过爱好动手操作的特征,指引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由于演示实验在教学中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也应当注重实验的演示。

比如说,在向学生进行某些电子元件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发放不同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等等,接着让学生开启电机机等不同的家用电器,并让他们仔细观察电路板,分别找出不同的元件,同时让他们将元件的具体型号和功能进行准确记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地了解电子元件相关的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进一步提升对电工基础知识的认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可以不必要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要适当作出一定的创新,譬如可以把部分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自主探究性实验。将电工实验交由学生自行动手操作,由他们自行挑选实验设备、实验手段,进而通过实验操作发生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创新的实验方法进行认可,并且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有勇气进行试验猜想与思考,有勇气依靠试验来否决不正确的设定与猜想。

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电”是无形无色无味的。《电工基础》属于一门复杂的、抽象的课程。技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常比较弱,同时他们的数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底子不充足。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通常存在大量图景是学生难以进行设想的,而且实验又不能展开,这部分图景对学生认识电工基础理论、了解电力规律存在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部分实验即使能够演示,不过它的反应过程是不能目睹到的,这也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巨大阻碍。所以,有必要积极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比如多媒体等等,来设计出形象、逼真的模拟课件或者形象直观的实验模拟,以此消除学生对电工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并激发出他们对《电工知识》课程学习的兴趣,更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比如,在进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有关表达式∑ I i = ∑ I o 在实际电路中的运用。或者采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不同电流的流动方向,从而更清晰、更直观地诠释I2=I1+I3+I4,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地理解这一重点知识。又或者,在进行电压和点位课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部有关演示生活中的水位图和电路图作出比较的Flash动画,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认真地观看,从直观生动的动画中,理解点位的知识以及概念。这种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不再感觉《电工基础》是一门难懂、抽象的课程。

结语

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映出了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欲望,其是构筑学习活动中最实际、最旺盛的部分,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索的主要动力。技校学生正位于探求知识的最佳阶段,他们对新学科有着满满的好奇感,所以,必须要把握住学生此种心理特征,通过上好绪论课、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付海轩.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J]. 未来英才, 2016, 000(019):305-305.

[2]许艳芹. 浅谈怎样培养职业中专学生学习《电工技术基础》的兴趣[J]. 学周刊, 2014(15):18-18.

[3]沙丽香. 谈电工专业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 明日, 2019(36):0018-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