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提升清洗合格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3

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 PDCA 循环模式对提升清洗合格率的影响

谭欢 黄嫣(通讯作者)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提升清洗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常规清洗方式的外来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将应用PDCA循环模式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结果:应用PDCA循环模式清洗的研究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确保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效果,显著提升清洗合格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来手术器械;清洗;PDCA循环模式;清洗合格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实力的不断提升,手术病人的日益增多,医院外来器械的使用频率也呈现出了显著的上升趋势,由于外来医疗器械的流动性大、器械复杂多样的特点,为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有必要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管理。清洗质量是保障灭菌效果的基础,为落实清洗工作,进而保证器械灭菌效果。本次研究即对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提升清洗合格率的影响加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间接受常规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应用PDCA循环模式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为研究组。我院在对外来的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效果检查时,工作人员往往目测或利用放大镜,将表面存在锈迹、油迹、污迹等的外来手术器械判定为清洗不合格的器械,并将其登记在“返洗统计表”中。现知我院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间经由常规清洗方式的58900件外来手术器械中,有2900件登记于“返洗统计表”中,其中带管腔类、带齿纹类、可拆卸类和其他类的数量依次为:732件、898件、535件和735件,清洗合格率为95.08%,将其与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应用PDCA循环模式清洗的37250件外来手术器械作对比,其中带管腔类、带齿纹类、可拆卸类和其他类的数量依次为:14873件、7278件、8115件、6984件,清洗合格率为100%,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1.2清洗不合格原因

总结对照组外来手术器械的实际清洗情况可以知悉,在清洗效果不合格的器械中,以带管腔类和带齿纹类的器械居多;主要污染物类型为污迹和血迹;原因类型带有多样性特点。

清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器械上机清洗装载错误、拆卸方法和手工预洗流程不科学、清洗工具不合适、预处理不到位、污染物凝固难清洗、清洗人员责任心不强等。

1.3具体实施方法

基于清洗不合格现象的成因,应用PDCA循环模式,构建具体方法如下。

1.3.1基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装载不合理的问题,要与外来手术器械供应的相关单位取得联系,要求其按照手术器械的实际类型和配置情况,应用专门的清洗篮筐,进行清洗;要尽量将器械和盛装容器盒分开,避免出现二者同时上机清洗的情况;对一些比较精密的外来手术器械,要将其带有的小配件进行拆卸后,再装载上机清洗[1]

1.3.2 规范清洗流程,严格按照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的清洗步骤,为防止工作人员因认知度不高或责任心不强,忽视科学清洗的规范性要求,可安装摄像头进行全程监控,同时以利于后期分析原因。

1.3.3基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人工预洗流程不正确的问题,一是消毒供应中心可构建外来器械管理手册,对自身所涉及到的每一样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档案记录,并结合外来手术器械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和医院的实际情况,构建详细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操作说明,具体包括外来手术器械的名称、重量、体积、材质性质、可拆卸性、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程序等,同时,还需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的特别注意事项予以标注,然后将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手册分发给各个工作岗位,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查阅。二是消毒供应中心要强化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人员的培训力度,可邀请器械供应商进行讲解,组织清洗人员参加培训,并在现场进行清洗示范,使清洗人员能够对清洗环节和流程形成深刻的印象;还可安排清洗人员进行实际手术流程的观摩,使其明确手术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而明确工作重点;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的负责人员还可将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公示,以发挥警示效果,提醒清洗人员规范进行工作;可构建相应的考核制度等,对清洗人员进行考核,保证清洗人员的专业性和操作能力;指定专人负责对外来手术器械交接、清洗处理工作,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2]

1.3.4基于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过程中清洗人员存在的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消毒供应中心构建了信息追溯系统,详细记录外来器械的类型和清洗人员的信息,以实现有效溯源;在每次供应商送来的外来手术器械时,都要详细记录,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员;最后,构建惩罚措施,将每月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情况的次数和责任人予以统计,并扣除对应责任人的绩效等,以此来提升清洗人员的责任心。

1.3.5加强对器械清洗的监督,对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等处理过程进行严密监测,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实现。器械清洗监督管理程序化还需重视对清洗质量的后期控制。定期检查与评估器械清洗情况,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与奖惩机制,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升自身工作质量。对于出现清洗达不到要求的器械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原因及整改措施。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后,研究组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提升,由95.08%提升到100%,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情况比较

器械结构

带管腔类

带齿纹类

可拆卸类

其他类

合计

对照组






外来手术器械数量

14865

15278

13984

14764

58900

不合格件数(n,%)

732

898

535

735

2900

合格率(%)





95.08

研究组






外来手术器械数量

14873

7278

8115

6984

37250

不合格件数(n,%)

0

0

0

0

0

合格率(%)





100.00

P





0.0000

3讨论

2016年,我国出台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以明文的形式,对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标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医院对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重视[3]

由于医院科室众多,涉及到的外来手术器械也带有强烈的复杂性特点,间接的增加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难度,同时,受外来手术器械产品更新换代快的影响,致使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缺乏对新型手术器械的认识,在清洗方面,存在一定的难点。

为有效提升医院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效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 PDCA 循环模式,并通过规范装载清洗环节、制作管理手册、强化培训力度和考核制度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构建完善的溯源机制,清洗人员的责任心也显著提升,从根本上保障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4]

基于本项研究也可以知悉,应用 PDCA循环模式的研究组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方面远远优于应用常规清洗模式的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的清洗合格率相比,研究组清洗合格率明显提升,由95.08%提升到100%,P<0.05。

由此可见,在外来手术器械清洗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清洗合格率,降低器械返洗率,节约医院成本,确保患者就医安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静.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02(013):159-160.

[2]孙玉芳.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对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000(006):P.167-167.

[3]周婉娥,容小茹,邱志华,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质控中的运用[J].抗感染药学,2017(04):76-78.

[4]刘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对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18,005(0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