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热带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探讨-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云南省热带地区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探讨 - 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为例

李如林

银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 650000


摘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属于少有的湿热地区。依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环境现状,介绍了规划编制的背景、期限、目标,分析了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对农村污水的收集模式、排水体制、处理模式、工艺选择、运维管理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规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使饮用水源地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1 规划背景

1.1景洪市概况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是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是全国少有的湿热地带,常年高温多雨。本次规划包括景洪市11个乡镇办事处,共773个自然村。其中已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系统293个。

1.2规划期限

此次规划分近中远期实施。近期为2020年,中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1.3规划目标

近期至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中期至2025年达到43%;远期至2035年,污水治理率≥85%。

1.4技术路线

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通过踏勘、调查、收集资料对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着重调查村庄排水去向、排污现状,在多系统融合分析的前提下,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具体路线见图1。

60811b3973426_html_db60feb2e05791c6.gif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技术路线简图


2 污染源及现状分析

2.1用水及排水体制[1-3]

农村内排水基本为厨房、厕所和洗涤排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般为用水量的0.4-0.8倍。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相差不大,可生化性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油渍成分明显增加,有机物和氮磷有所上升。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主要以直排、散排、蒸发等方式为主

2.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规划涉及景洪市773个自然村,其中污水已得到有效管控258个,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293个,还需新建的222个。

2.3农村生活用水量及排污量预测

参考《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指南》(试行)以及《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景洪市为热带地区(Ⅰ区),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用水定额为70~100L/d,分散供水用水定额为45~60L/d。确定坝区村庄排污系数为0.8,山区和半山区村庄排污系数取0.6。

2.4主要问题分析

(1)农村生活污水分布较散,随机性强。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污水浓度较低。

(2)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保障性差,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3 规划主要成果

3.1村庄分类

根据分区规划思想,将规划范围内自然村划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村庄、生态敏感区村庄、重点建设区村庄、其他类型村庄四大类。

3.1.1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村庄

位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该类村庄以集中处理模式为主、分散处理为辅。

3.1.2生态敏感区村庄

该类村庄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庄,对河道水体污染贡献较大。以纳管或集中处理模式为主。

3.1.3重点建设区村庄

包含搬迁移民安置点、中心村以及特色型村庄,产污量大,污水水质稳定,该类型以集中处理模式为主。

3.1.4其他类型村庄

主要指一般性居住型自然村,村庄规模小,对周边环境污染贡献不大,该类村庄以分散处理模式为主。

3.2收集模式及排水体制

3.2.1收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模式可分为纳管、集中和分散收集模式三种[3-5]

(1)纳管模式主要适用于聚集程度高、地形条件有利于污水依靠重力流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村庄。

(2)集中模式是将单个或多个自然村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再排至污水处理设施。

(3)分散模式指对单户或多户农村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就近处理,一般日处理能力小于5m3

3.2.2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结合景洪市实际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雨污分流制。新建、改造等应采用雨污分流制。经济条件一般、分流制困难、已采用合流制的村庄,近阶段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3.3处理模式及工艺选择

3.3.1处理模式

(1)简单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居住较分散的偏远农村。

(2)常规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一般或较好,环境要求较高的农村地区。

(3)强化模式。主要适用于水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农村地区。

3.3.2工艺选择

结合景洪市湿热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容量大的特点,建议污水处理尽量采用湿地、塘库等工艺[2-3]

3.3.2.1简单模式

(1)化粪池

农村粪便污水从住宅排出后进入化粪池,在化粪池内通过厌氧生物分解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后,出水农用。

(2)厌氧发酵池

通过厌氧生物分解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生沼气。

3.3.2.2常规模式

(1)厌氧池-人工湿地组合

厌氧池要求出水SS浓度≤100mg/L;人工湿地一般为水平潜流或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预处理-厌氧池-土壤渗滤组合

厌氧池要求同上;土壤渗滤一般为快速渗滤和地下渗滤。

3.3.2.3强化模式

(1)预处理-A2/O组合

预处理包括格栅和沉淀池,确定污泥回流比(40~100%)和混合液回流比(100~400%);好氧区曝气根据处理规模确定。

(2)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

预处理为格栅和初沉池,保证接触氧化池进水SS≤100mg/L;好氧区DO2.0~3.5mg/L;人工湿地选择表面流或潜流人工湿地。

3.4设施布局选址

(1)符合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按照景洪市域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布局,明确农村污水治理的村庄范围和规模。已建的,统筹考虑,避免重复投资。

(2)减小环境风险

污水处理设施一般要求位于江湖河流下游,以尽量依靠地形坡度和重力收集污水,节约费用。

(3)集约用地

尽可能利用边角地,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

(4)生态保护

根据三线一单成果,设施选址应避让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区等。


4 设施运维管理

4.1建立健全运维组织架构

按照运维管理目标,健全完善管理架构,落实各级管理职责,建立“五位一体”的运维管理模式。

4.2合理确定运维模式

合理划分运维范围,明确乡镇、村委、村民及第三方运维机构的管理责任,加强宣传引导。

4.3完善营运维护收费体制

对城镇建成区周边的村庄,可采用城乡一体化运维管理方式。建立政府扶持、村级自筹和社会支持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4.4制定运维管理评价与考核体系

通过出水达标率、设施运转正常率等方面对第三方运维机构进行评价和考核。


5 结语

根据规划,可以科学合理的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指明方向,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编制并实施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对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想,高琳.污水设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20,209(02):49-52+129-130.

[2]武钰坤.村庄规划中污水处理设施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20,248(08):120-121.

[3]韩玉梅.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研究现状及技术探讨[J].长江技术经济,2021,S1(5):18-20+24.

[4]王波.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的几点建议[N].中国环境报.2020.

[5]王洪臣.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的中国之路-浅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J].给水排水,2018,44(5):1-3.

[6]贾小梅,于奇等.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5):6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