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张灵童

中铁六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022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交通建设的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高铁站房作为高铁配套建筑物,数量也逐渐增多。高铁站房这类高跨空间的吊顶和普通建筑物的吊顶结构不同,所以两者之间装修的施工技术也存在区别。本文先分析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的特点和如何进行吊顶材料的选择,然后阐明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施工技术及其应用,为实际的高铁站房吊顶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施工技术;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铁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高铁配套工程也得到了扩建。高铁站房这类建筑和其他普通的公共建筑物不同,所以它的施工和其他建筑的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高铁站房吊顶具有的跨度大、难度大、面积大等特点,这类特点是普通公共建筑物吊顶所不具备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施工,有必要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一、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的特点

理论上,一个高度超过六米,空间体积超过一千立方米的建筑物就可以被称为高大空间。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和普通公共建筑物空间吊顶有较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1. 结构形式不同

钢筋砼梁板结构通常用于普通公共建筑物吊顶,这种结构跨度不大,造型齐整简洁。而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是钢结构,钢结构跨度较大,这一点特点较为明显地体现在站房的屋盖和雨棚部位。焊接钢梁结构、管桁架结构和网架结构都属于大跨度钢结构,且具有弧形和双曲型等多样化造型。

2.吊顶悬挂支承和支撑体系不同。

在普通公共建筑物的吊顶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钢筋吊杆,吊杆最大安装间距为1200mm最小安装间距为900mm。钢筋吊杆利用连接部件固定在一起。相比普通公共建筑物,大空间的吊顶需要考虑转换层的设置,才能满足吊杆悬挂要求。

3.环境不同

普通公共建筑物的吊顶应用于室内场景,不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高铁站房的顶棚需要参考风负荷这个影响因素,对安全性能要求更高。

4.施工措施不同

和高铁站房相比普通公共建筑物的面积小、高度低。施工时只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吊顶下采用简单地搭建平台和脚手架进行工作。对于高铁站房的高跨空间而言,此时再用简易平台和脚手架就非常不合适。

5. 吊顶材料不同

普通公共建筑物的吊顶材料的选择范围较广,石膏或金属的材料均可。而高铁站房的高跨空间的吊顶因其特殊性,需要空间感和耐用性,所以通常需要使用铝类金属板吊顶。

二、如何选择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的材料

常见的吊顶材料有石膏、矿棉、PVC和铝。在装饰装修的选材上,石膏主要的原材料,但是石膏板用来装饰吊顶具有较多的缺点,例如,不方便清理、使用年限较短、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此时应放弃使用石膏板,使用铝板。铝板和石膏板相比优点较多。铝板质地较轻,经久耐用。只要使用氟碳喷涂处理铝板表面,就能减轻气候对铝板的影响。因此,高铁站房吊顶通常使用铝板。高铁站房属于高跨空间,投入使用之后,就会迎来大量的乘客,室内声音较为嘈杂。此时如果仅使用铝板就会存在回声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穿孔铝单板。经实践证明,使用穿孔铝板可以降低回声,此外还能减轻铝板自身的重量。高铁站房吊顶使用的穿孔铝板通常为两米左右,这种长度的穿孔铝板容易变形,需要在穿孔铝板后备安装背筋,背筋需要安装一百毫米的间距进行设置。这种安装方式能够较好地提高铝单板的强度。

三、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施工流程

普通吊顶的按照需要用到脚手架,此时的安装顺序是由下到上。高铁站房这类高跨空间吊顶的施工还需要进行候车层和采光顶的装修,此时就不再适合采用简易的满堂脚手架这种施工方式。因此,对于高铁站房地吊顶需采用非传统施工措施。和传统吊顶的装修方式不同,安装高铁站房地吊顶时需要从上往下进行安装。

这种施工模式,从结构复测这一步骤开始,随后进行模型的修正和抱箍的定位按照,接着就是进行吊杆及其连接件的安装,最后分区块进行铝板的安装,最后一步就是机电配合安装。

具体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步。第一,运用机器定点,根据定点的坐标得出吊杆和空间龙骨所需要的长度,利用测量仪器自带的导出功能,导出相关数据,最后列出数据清单。第二,进一步安装抱箍,在安装前进行配件的布置。操作工人进行施工时需要借助施工平台进行作业,此时可以在下弦杆上安装跳板,这个跳板就是操作工人用螺栓加固抱箍的施工平台。第三,进行候车的转换层需要的龙骨和配件需要提前进行组装。为了以示区分,需要提前划分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编码。在钢结构下弦平台进行施工时,对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组。两人为一组,站在跳板上连接螺栓和抱箍。第四,还是以上一步的两人组进行分工合作,在安装配套的铝单板和龙骨时,依然以跳板为站台,另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地面配合。地面人员运送材料,跳板上的操作人员进行配件的固定工作。这样一套铝单板和龙骨施工工作需要至少一组至少三个操作人员进行施工。第五,在铝单板安装完毕后,视整体的效果对细节进行调整。最后确定无误后,就用螺丝进行固定。

四、高铁站房大跨空间吊顶施工技术

首先,对于面积较大、不规则的吊顶,需要在不规则的形状里找到一定的规律,实现将龙骨和铝板提前组装好,开始施工后直接将这些组装好的配件直接吊装,这样可以更好提高施工效率。然后,高铁站房的高跨空间的吊顶是通过节点吊杆固定在屋架上。在对转换层的装修时,需要事先在地面将C型钢和垂直吊筋进行组合,此时需要用到M12螺栓。位置不同需要的吊筋长度也不相同。组装好的钢骨架直接吊到下弦层,操作人员将一切配件固定好后,按照设计标准再对细节进行调整。其次,三个穿孔铝板为一个组装单元,在拼装好后就可以固定在龙骨上,再将单元铝板和C型钢一起固定。铝板的具体施工步骤为:第一,根据施工图纸将铝板分单元进行划分,对这些小单元进行组合;第二,对这些铝板进行编号,以方便安装组合,三块铝板为一个组合;第三,将分段后的镀锌方管按照要求穿进铝板中,并用锁丝进行固定;最后,将铝板吊到转换层进行固定,这样就完成了吊装工作。

在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常见的是固定技术、逆向施工方法以及装配工艺。这些施工技术能降低施工成本。传统的脚手架搭建存在一定的风险,使用逆向施工能规范操作流程,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在吊顶装修设计的过程中,使用穿孔铝板和铝单板等材料不仅可以保证装修效果,还能降低施工成本。

结束语

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吊顶的施工技术包括逆向施工和装配式施工,这些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些施工技术中,逆向施工这种自上而下的安装方法,不再需要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对施工地面的占用。装配式施工技术需要在施工前把转换层的钢骨架和铝板进行组装,施工时就可以直接进行吊装,这种施工技术使安装工作变动更简单快捷。传统吊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施工技术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赵向东.高铁站房吊顶转换层体系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20(07):36-38+47.

[2]王常霖,姜树仁,李宝存,刘金涛.高铁站房高跨空间异形吊顶深化设计及逆向装配式施工技术体系研究[J].建设科技,2020(05):29-35.

[3]李宇轩. 地下高铁站核心交通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4]曾文,王刚,孟岩岩.网架结构下吊顶转换层深化设计及施工应用[J].安装,2016(10):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