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小古文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统编版教材小古文教学初探

罗婷雯

广西 贺州市建设路小学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行文简练、纯朴典雅,给我们以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感召。文言文遇上小学生则是“最好的年龄遇见了最好的彼此”。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小古文”教学,应遵循其“小”的特点,启蒙阶段目标把握三个一点:激发一点兴趣、读出一点韵味、揣摩一点语言。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小古文,为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教学策略:

  1. 以读为本,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内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学习文言文,读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熟读方可成诵。教学过程中,读要讲究层次,由浅入深,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首先要扫除阅读障碍。古文生涩难读,初读之时,要字字读正确、读响亮,读饱满 。因此要重点指导好生僻字、异读字、通假字、多音字的读音。

接着要读出节奏,学生初学古文,但对于小古文该如何断句、何处停顿无从下手,读不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老师可以画出节奏,进行范读,让学生感知语速、语调的变化,气断声连的方法,跟读读出小古文的味道。到了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阅读方法,能力提高后,可以根据句意断句,画出节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采用自读、赛读、齐读、辩读、分角色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使学生能读出小古文的古朴悠然,达到“形似”。

其次在学文中体会文句,读出意思。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多子折枝”学生容易根据字面错误理解为李子一串一串结满枝头,把树枝都折断了。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生从而发现是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枝条都压弯了,而非把枝条折断了,然后再想象硕果累累画面,读好文句。

最后入情入境读出韵味。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读,就是一种“神似”了。在学习《精卫填海》一课,引导学生想象精卫是如何填海的?树枝和石头从哪来?怎么衔着木石?飞多远呢?嘴脚和翅膀会怎样?大海如何?……问题激活了学生思维,孩子们想象到了这只精卫鸟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从西山衔上石子和树枝,一刻不停朝东海飞去。嶙峋的石子磨破了她的嘴巴,尖利的树枝划伤了她的翅膀;饿了,她就啄食两颗鲜果,渴了,就喝口山泉水,累了,她就在枝头打个盹。遇上狂风暴雨,她也在风雨中勇敢穿行,海上的恶浪一次次把她整个儿吞没,可是她不罢休,还发誓要让子子孙孙继续来填平东海。从而体会到精卫不畏艰难,执著的精神。说完后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把握更到位,体味出情感。

二、教给方法,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内容

(一)掌握小古文一般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在理解字句意思时,既不能一字一词落实,也不能因为有注解就置之不理,应该适度而为,我们要细读课后练习题,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教给学生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等方法理解内容。此外还可用留、换、调、增、删这些方法,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如“留”是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如“王戎七岁”,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保留。“换”是替换词语,如“过是溪,逢老妪方磨铁杵”中的“是”用“这”替换,“老妪”用“老妇人”替换,”方”用“正在”替换。连起来说一遍,意思就出来了。“调”是调整语序,如“太白感其意”翻译为“太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增”是增补句子的成分,如“取之,信然”翻译为“把李子摘下一尝,确实如王戎刚才所说,味道是苦的。” “删”是删去不译的,如“孰为汝多知乎”中的“乎”不译。

(二)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当然这些知识不是老师生搬硬套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感悟出来的。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教学中就能事半功倍。

1. 小古文中的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很多,如:形容词、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等都是常见到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近:离人近;热:感到热;凉:感到凉,)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要学习和掌握通假字。掌握通假字是学生理解小古文内容的助力器。《古人谈读书》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共出现五个“知”,最后一个“知”通假“智”,指智慧。

3.要学习和掌握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小古文里是很平常,要通过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对比分析,才能正确理解意思,如“故”的意思,“温故而知新”指旧知识,“公问其故”指原因。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能逐渐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4.要学习和掌握古今异义。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诸儿竞走取之”,“走”是会意字,金文字像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所以本义指跑,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所区别。

5.掌握文言虚词。小古文中“之、乎、也、者、哉这些虚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学习应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学弈》中“之”字出现七次,在句子的意思有的指与弈秋一起学习的同伴,有的指弈秋,有的指鸿鹄……理解了虚词的意思,才能正确把握文章内容。

三、聚焦词句,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情感

白话文简练,通俗易懂;文言文骈俪对仗,音律工整,意境深远,富有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等特点。我们在学习小古文时,应细细品评,以此提升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我们可以在精炼字词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例如《司马光砸缸》中“持石击瓮破之”,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持”的意思,老师通过示范演示再区别“持”与“拿”的不同之处,持是石头拿在手中不放,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持?学生在讨论交流体会到“持”更能争取时间救到同伴,并不会伤到瓮里的同伴,从而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最后再带领学生带着节奏读“持石击瓮”,连读四遍,学生跟随节奏读得兴趣盎然,水到渠成最后理解了“瓮破,娃得活”。

四、关注语用,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应抓住文言词汇和文言文句式训练契机,带领学生学着运用,以提高语言应用的能力。如《司马光砸缸》中“群儿戏于庭”,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还可以说群儿(书)于庭,群儿(弈)于庭,群儿(舞)于庭。教学“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的句式时,学生模仿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伯牙鼓琴,志在( 明月 ) ,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 山泉 ) ,钟子期曰:“善哉,(汩汩兮若山泉)!”这样进行语言运用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把握要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统编教材注重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举,虽然语文要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抓手,但也要巧妙渗透人文要素的价值观,只有把这两条主线作为基础,才能掌握好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才能把语文教学活起来。例如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歌颂伟人”。要学生掌握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囊萤夜读》中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中“夜以继日”一词值得挖掘,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语言这样渲染情境:同学们,夜深人静了,车胤孩子还专心致志地的学习,大家来劝他去休息吧。学生们纷纷劝说:

“车胤,晚上11点了,家人都睡了,你赶快睡吧!”

“时间飞逝,凌晨1点,你别看了,蚊子叮你都没发觉吗?”

“凌晨3点了,上眼皮和下眼皮都打架了,你就睡吧!”

“都凌晨5点了,你已经看了一个通宵,为什么还不睡呢?”

通过这样的模拟情景的对话,学生便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夜以继日”,也更感受到了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感受到车胤是古代努力读书的好榜样,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样在教学中强化要素,发展语言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六、适度拓展,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小古文的拓展阅读既要有阅读视野的广度,还要有阅读思维的深度。 我们在阅读中要适度拓展与文本相关知识,课前引入资料,做好铺垫;课中重难点处,补充渗透;课外用法,拓展阅读。如《古人谈读书》教学中就拓展链接“河伯观海”“井中窥天”的典故,古文配插图,下面还有注释,以便学生理解。《伯牙鼓琴》链接高山流水的配乐,以及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己的故事,以更深入的理解知音之意。《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课后推荐阅读,吸收先人优秀文化的营养。

为了让学生从小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深入思考,大胆实践,采取有效策略,就一定能提高小古文教学的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