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治疗有什么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4
/ 2

重症监护治疗有什么特点?

杨龙惠

蒲江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四川成都 611630


重症监护治疗最早出现于1952年,当时哥本哈根出现了一种流行疾病,即脊髓灰质炎,最初治疗该疾病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胸甲通气治疗,但其死亡率却并没有降低,甚至已经达到90%。后有相关医学研究人员提出可通过气管切开实施手动正压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可将患者集中到一个特定病区进行特殊监护,以此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在出现异常时能够给予及时处理,在该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病死率降至40%。

上述这种治疗方式,就是最早出现的重症监护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完善,现如今的医院几乎都设有不同形式的重症监护室。那么现如今的重症监护治疗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608378b31d21a_html_9af6667b4268c60d.png


重症监护治疗特点1:目的性突出

重症监护治疗的目的与其他治疗是有所差异的,重症监护治疗需要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进行连续评价,实现对患者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导,以及及时发现患者患病的高危因素,实现对加强治疗疗效评估,进而完成滴定式和目标性治疗目标。

重症监护治疗特点2:具有专业特征

重症监护治疗第二大特点就是,其具有专业特征,这也是其与其他治疗不同的关键所在,具体表现如下:

1、重症监护治疗具有早期可预见性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他们的病情发展相对较快,而且病程呈现出多变性,以及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重症疾病的致死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就可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早起预测,进而更及时的制定相应预防方案,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以此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比如,对于严重感染患者而言,当其出现血压降低问题时,则表示其已进入到了休克抑制期,这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话,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也较为凶险。不过,如果能够在患者处于休克代偿期早期时就预见其病情的发展,那么就有极高的概率完成早期逆转休克发展,进而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对于这一治疗目标,只有重症监护治疗可实现,在对这类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时,相关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此实现对乳酸值及其清除率的密切监测,进而能够及时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及预测出患者病情发展的早期指标,这样既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此提升治愈率。

2、重症监护治疗的监测手段具有适用性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护”,而选用恰当的监测手段正是获得准确监测结果的基本要求。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监测技术要更先进,其准确率也更高。比如,重症监护治疗时所选用的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要比其他技术更容易准确的呈现出患者血管外肺水含量,以及每博输出量变异度等容量指标,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重症监护治疗的监测结果更具准确性

在第2点中已经提到,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治疗手段、治疗仪器以及监测仪器等,都是最先进的,所以监测结果也更具准确性。

4、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对于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患者而言,他们的器官功能可能已经处在储备功能耗竭或接近耗竭的状态中,这也就导致患者的病情变化十分迅速,其机体各项指标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基于此,对患者的生理功能进行连续、实时和动态的监测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实现对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掌控,也能够为医生对患者进行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由此可见,重症监护治疗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5、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可翻译性

这里所提到的重症监护治疗的可翻译性,主要是说在病理、生理基础上,重症监护治疗的监测结果是可以准确解读,更加直观。

6、测量结果对治疗反馈性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其目的之一就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和指导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准确获取,这时医生就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了,进而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指导性治疗目标。另外,在此过程中,相关医生还可以对患者所接收治疗的疗效或反应进行密切监测,这样就能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7、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广覆盖性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治疗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器宫功能监测,逐渐发展为全身各系统的综合性监测,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性建议。

8、全面的生命信息监测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也实现对了患者生命信息的全面监测,已经不仅仅是器官水平功能监测,目前的重症监护治疗监测已经深入组织水平。同时,监测项目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生命体征监测,还有营养与代谢、内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也就表示重症监护治疗的治愈率越来越高。

重症监护治疗特点3:收治与转出标准

重症监护治疗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进行的,进入重症监护室是有标准的,同样转出也是有标准的,这也是重症监护治疗的第三大特点。具体如下:

1、重症监护治疗的收治标准

(1)严重创伤患者;

(2)大手术后的患者;

(3)必须对其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患者;

(4)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

(5)有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比如心脏功能衰竭患者等;

(6)重症休克患者;

(7)败血症患者;

(8)中毒患者;

(9)进行脏器移植的患者,不管是移植前还是移植后,都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进行监护和加强治疗。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患者需要听从医学建议,确定是否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2、重症监护治疗的转出标准

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有所好转时,可听从医生的建议转至普通病房。

小结: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最先进的诊断、监测,以及治疗设备与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据此通过科学、有效地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最规范、高效的生命支持,以此改善的患者的生命体征,帮助患者缓解疾病折磨,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