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应用

姜文瀚

身份证号码 23020219861108****

摘要:21世纪,随着居民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宏观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下,中国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加快建设信息化大都市。随着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陆续落地,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建设管理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中面临着工程量多、覆盖面广、工期长等诸多困难。然而,手工多项目管理方法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合理,沟通不及时,造成时间、金钱和人力的过度浪费。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预警管理;应用

引言

通过预警管理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房地产开发商首先通过进行公开土地招标到项目施工再到楼盘验收等一系列过程中,对于每一阶段个别任务的延期超时对下一个任务节点能否顺利按时完成的难题。体现了监管的便捷性、预警的时效性、管理的分级性。对于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只需稍加修改就可复制使用,可以大大节约企业开发成本和人力物力,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建筑安全事故现状分析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和坍塌是当前建筑常见的五大安全事故。其中,高处坠落最为典型。据调查得知,2019年1~6月份,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中共发生160起高处坠落事故,所占比例为51.45%;42起物体打击事故,所占比例为13.5%;32起坍塌事故,所占比例为10.29%;22起起重伤害事故,所占比例为7.07%;55起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等其他事故,所占比例为17.68%。任何一件安全事故的出现均存在因果关系,且关联关系十分复杂,需深入分析原因,理清因果关系,制定针对性有效的预防措施。

2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2.1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浅薄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有所发展,但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建筑工程既繁重又困难,许多工人参加建筑工程是因为报酬很高,但大多数工人来自农村地区,知识水平低,对建筑工程知之甚少,对安全意识不高。建筑工人没有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与一些基本操作人员相比,他们的技能相对较低,这也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当然,一些公司没有向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咨询意见,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没有分担责任,也没有对场地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大大增加了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2.2传统建筑安全施工不能及时进行预警。

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型要求重复而复杂的统计分析任务来获取信息,而这种信息既简单又无效。建筑方面的安全人员主要记录并发送纸质信息,但人工巡逻和监视记录的方式则需要及时统计和分析记录的数据,从而导致施工方面的监控存在延迟。如果现场观察员故意违反规定,工程项目部门需要充分了解安全管理信息并制定对策。这使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意识到工程存在潜在的危险,在施工现场执行安全控制措施并消除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应用

3.1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物联网应用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势在必行。对于现场中存在的大量不透明信息源,可以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来获取,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控场地作业情况,将电子标签附着在施工场地内各类物品上,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来组建一套现场安全管理预警网络,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上传至设置在现场监控室的服务器中,实现对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的轨迹监控,危险区域的危险信息的收集与预警。

3.2警报功能

基于现场施工环境的实时检测,实现报警功能。安装在现场入口处的读卡器会在无卡人员强行进入现场时发出报警,提醒入口处的安保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当危险源发生变化时,现场区域的传感器会发出安全警报,及时提醒处于危险源环境中的现场操作人员,并立即离开危险环境,避免人员伤亡,在危险源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该功能还可以将不同的操作区域设置为警告区域。当不属于该作业区的人进入该作业区时,会发出警报,确定身份,要求其立即离开该作业区,从技术上实现了作业区人员的分离。

3.3提升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在建筑建设施工前,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召开施工图纸会审和方案研究部署会,按照设计图纸认真研究制定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及安全防范措施,组织项目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工序施工作业班组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班组作业人员知悉并能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增强安全技术交底意识,按照作业标准组织施工,从而能指导施工班组规范作业,减少质量隐患,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

3.4利用BIM技术进行系统危险源识别与实时监控

BIM-RFID传感器集成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是危害的识别。危险源可分为两种:独特的危险源和随机的危险源。独特的危险源指在施工现场发现的危险,通常与建筑物和临时设施中的永久性结构相关,可对风险进行彻底分析,并可以由人控制。概率危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客观存在变化,在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下,系统中每个元素的相互作用都会导致系统状态恶化并造成危害。BIM-RFID传感器集成技术可用于有效识别两种类型的危害。危害在特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已建立的BIM4D模型和BIMRFID传感器集成技术预警系统自动安全地检查独特的危害。确定生成的BIM安全模型。例如,如果BIM建筑模型的地板边缘不受保护,则BIM自动安全检查将检测到危险原因,并在地板边缘上自动设置足够高的保护轨。BIM安全模型是通过在地板边缘上添加保护栏而形成的模型。

3.5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预警分析是预警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点:检测、识别和诊断。检测主要是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一般来说,识别是指对检测到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判断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评估可能出现的情况和事件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识别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专家打分法;第二,通过检查表识别;三是情景分析。根据专家的预警管理经验,可以科学合理地判断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确定风险等级。接下来需要整理专家的意见和相关数据信息,才能给出一致的风险识别结果。就诊断而言,其实是对安全风险更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分析风险的来源和途径,从而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BIM信息和技术应与预警管理系统相匹配。建筑企业灵活运用BIM系统构建匹配的三维模型,模拟整个运营环节,通过搜索到的信息数据判断安全风险的重点目标。

结束语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预警的研究。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更好地为建筑施工安全进行防护预警,对于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防护,及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改进施工中不足的地方,在建筑施工实践中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明.建筑企业财务预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20(06):58-59.

[2]谷大志.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城市建筑,2020,17(17):181-182.

[3]温周.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3):172-173.

[4]聂小迪.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23):254.

[5]张锦川.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