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探究

刘水和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北京市, 101121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新人涌入城市,城市功能越来越齐全,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各类功能,文化,历史商业街区人口更加密集。同时,商业休闲的配套功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聚集在这里。可以说,城市丰富多彩的商业场所给人们注入了活力,消防工作很难进行。人员太多的地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只有全面加强消防监督检查,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在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重点区域消防监督检查的重点措施。

关键词:人流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重点探索

一、概述

城市的快速建设带来了经济发展。随着城市的全面发展,城市中心区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商业公共场所和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娱乐环境,但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大的特点给安全消防工作带来了困难,拥挤场所的各种安全隐患日益增多。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增强火灾事故监督管理能力。近年来,各地区人口稠密区火灾事故的情况表明,这些地区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警示。从消防的角度看,如果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火灾,就很难控制,因为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员流动性大,很难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 很难快速进行救援和疏散。 如果人们不能迅速撤离,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发生踩踏和死亡事故。相关管理单位要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及时做好消防安全检查,早发现早解决,以有效消除火灾隐患,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全通道设置不合理

随着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新颖。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建筑内部设计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存在火灾事故。那些在浓烟中匆匆忙忙的人不知道该往哪里逃,而且经常迷失方向。从我国建筑标准来看,建筑必须设计有消防通道,以达到快速逃生的目的。安全通道是保障人们安全的有效通道。 只有建立良好快速的通道,人们才能在发生火灾时安全逃生,同时也能让人们自救,减少火灾损失。在人员密集场所和营业区域,全面加强通道建设,达到国家标准。但在日常消防检查过程中,消防通道情况不容乐观。在许多拥挤的地方,有违规行为,特别是在商业场所和娱乐场所。经营者往往以租赁的形式获得房屋使用权。为了增加营业区域,商品,货架占用安全通道,导致安全通道堵塞.部分消防通道常年封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消防通道形同虚设。在一些大型经营场所,没有足够的消防通道,有的只有一个消防通道。当发生火灾时,大量人员聚集在通道附近,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撤离,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

2、通常关闭的防火门和防火卷帘不能工作

根据我国的建筑标准,建筑内部必须满足基本消防需求,设置防火门,以避免更大的火灾损失。只有完全满足消防标准的要求,才能开展经营活动。然而,从检查情况来看,在一些营业场所和办公楼,许多正常关闭的防火门和防火卷帘未能正常工作,不能迅速关闭,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未使用的防火门,防火卷帘不能迅速放下,也不能遮挡火势。如果发生火灾,他们会在每个房间里泛滥,导致火灾烟雾蔓延,影响人们快速逃生。很多地方卷帘门功能不清晰,日常良好维护无法实现,门前堆放大量杂物,防火门不能及时关闭,影响消防救援工作。

3、装修材料不符合防火标准

城市中大多数拥挤的地方都是公共场所,这些地方往往有很长的营业时间和许多商业类别。 一些商家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得不对公共场所进行关注,经常使用高档变修,对外墙立面,室内隔间进行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虽然视觉效果好,但过度装修容易引起火灾,这些材料易燃,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了降低成本,企业经常使用劣质材料。部分材料不符合国家规定。在装饰过程中,他们也随机地放置材料。面对火灾,这些材料不能起到阻隔作用,只能起到助燃作用。有毒有害气体经常使人中毒窒息,造成二次伤亡。

4、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到位

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使用电气设施和设备非常多。为了增加商业氛围,还配备了大功率音箱等设备。这些设备消耗大量的电力,工作时间很长,给线路造成了负担。如果同时启动,将增加电力负荷。对于施工线路的老化,往往会造成短路,点火等问题。营业场所业主更换频繁。如经营场所业主发生变化,业主内部线路不进行改造。他们往往只注重表面装饰,一些问题会被装饰掩盖,增加了消防监督的难度。还有部分业主为了方便电气线路的运行,随意改造,私搭乱接,线路混乱时有发生,个别线路电压过大,会发生火灾事故。

5、消防设施不齐全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消防器材,确保相关设备齐全,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发生火灾时,有效地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消防设施能很好地发挥初期火灾自救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小火灾中。人们可以通过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和设备迅速扑灭火灾,为火灾救援提供足够的时间,全面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目前,部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不全,老旧,失效,基本消防设施数量不达标,种类不一致,设备陈旧,应急灯损坏。

三、消防监督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意识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人多的地方业主不配合检查,经常逃避检查,通过掩盖推责任,他们认为火灾与自己无关,消防部门检查是给自己添乱,影响业务,这种想法不利于消防工作,有一些业主,虽然他们能配合检查,但整改不到位,检查出问题,不愿拆除装修,整体安全意识不强,这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拥挤场所,严重影响消防工作、安全问题。此外,部分业主不配合检查,在消防安全检查中缺乏积极配合,对安全检查本身不重视。当问题出现时,他们经常再谈一次。 他们只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完全忽视安全工作,侥幸过关。

2、消防监督检查机构人员不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心城区向外扩散,出现了许多分中心,人员也非常密集,给消防检查工作带来了困难。消防检查任务越来越重,不能形成全面覆盖。 为有效做好全面消防检查,从目前人员来看,明显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对人口密集场所消防检查具有重要意义.监督管理跟不上,普查不能有效开展。 在一些地区,消防检查也是走过场,不能仔细检查和整改,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3、有关政府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职能

消防监督检查不是消防部门的事。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消防监管到位和人员安全。但从目前情况看,部分城市各部门协调能力较差,配合度不佳。消防部门主要负责消防工作,不能完成消防任务。政府其他行政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职能。 各部门自行负责,消防部门不能越级指挥,导致监管不力。

四、消防监督检查要点

1、在拥挤的地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部门承担第一责任单位的责任,通过制度的落实全面完善监督检查。 按照国家规定,抓好消防监管责任落实,层层落实,严格把关,使消防责任充分分配到人员密集场所的负责人,做到事事有人管,通过责任制考核奖惩发挥好监管作用。

2、积极宣传,强化意识

消防要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在全市形成防范机制,加大日常消防知识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有效渠道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做好日常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群众自救能力。

3、消防设施重点检查

消防部门应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对所有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性能良好。要重点排查常闭防火门,卷帘门,设施,出口,照明灯具及出入标志,及时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

4、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人口密集场所电器火灾事故率越来越高。人口稠密的地方人们经常使用各种电器。大量的电器增加了线路的压力。线路老化,会发生火灾,引发火灾事故。要从电气检查入手,全面做好火灾防控工作,对人员密集场所私拉乱接电线,随意连接电器等问题进行检查,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处理,全面保障线路安全,避免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五、结论

注意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提出应急预案,从根本上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通过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的预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庆伟。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8):65-66.

[2]杨震宇,任航。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问题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9):57.

[3]吴葆,邵小岑。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探析[j]。低碳世界,2018(09):310.

[4]刘金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问题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4):60.


作者简介:刘水和 1978.07.17 山西 汉族 男 本科 中级职称 工程师 研究消防监督检查